邵武市的食用菌生产,由于新技术的推广,仅2009年生产食用菌减少耗材2.45万吨,而实现产值却增加了5800万元.
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对森林资源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以阔叶木材为原料的食用菌种植产业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冲击。近年来,邵武市提出了依靠新技术,确保食用菌产业持续发展的思路,专门成立草腐类生态食用菌的生产领导机构,扶持草腐类生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邵武市还与省农科院、省农林大学、三明真菌研究所、省食用菌学会以及江西食用菌产业协会的关系与合作,引进食用菌新品种、新技术,邀请专家、学者前来讲学,组织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加快了草腐类生态食用菌新成果、新技术转化和推广。
由于措施有力,在食用菌种植新技术的助力下,邵武市以竹屑和谷壳为原料的竹荪和以稻草为原料的大球盖菇、草菇、平菇,以及以牛粪为原料的蘑菇等草腐类食用菌得到较快较好推广。
黄华德上世纪就开始种植香菇,年种1万袋,用料上山砍木材,消耗木材1.5万多公斤,一年赚个1万元左右。2007年,在沿山镇农技站技术员的精心指导下,他种了3亩竹荪,亩产量达到115公斤,扣掉成本净赚1.5万元。去年,已完全掌握竹荪种植新技术的黄华德,种竹荪2.5亩,亩产量达140公斤,售价每公斤126元,纯利突破了2万元。今年,他的竹荪种植面积达到了4亩。
邵武市食用菌站负责人介绍,2009年,邵武市实现食用菌产值8800万元,较2002年增长5800万元;草腐类食用菌种植面积几乎从零开始,2009年达到3000多亩,而阔叶木材生产的食用菌从2002年的 2400万袋降至1000万袋。包括燃料在内,按生产每袋香菇需要耗材1.75公斤计算,2009年邵武市生产食用菌减少耗材2.45万吨,而食用菌产值却增加了58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