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加入了合作社,俺可省心了,大家你帮我,我帮你,种蘑菇一点也不费事,挣钱还挺多!”昌邑市饮马镇常屯村农民邓西庭,一谈起农民专业合作社便喜不自禁。邓西庭于2008 年加入了常利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了3亩食用菌,当年纯收入3万多元,这几年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收入也节节攀升,成为当地的致富带头人之一。尝到甜头的他逢人便说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好处,现在常屯村已有27户农民加入了常利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
近年来,昌邑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助农增收中的引领带动作用,积极扶持和鼓励农民成立各种专业合作社。自2008年1月 7日成立第一家经工商注册登记的农民合作社以来,各类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出,到目前已达201家,涵盖种植、养殖、农机服务、手工业等领域,注册资金2.12亿元,入社成员达到5700多人,辐射带动2.5万多农户走上富裕路。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有效提高了农民素质,培育了新型农民,成为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助推器”。入社农户改变了以往“单打独斗”的局面,形成抱团闯市场的局面。他们通过互助合作,做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获得了“1+1>2”的效果。当地“苗木大王”刘国田联合9家苗木种植大户注册了绿乡苗木繁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现已发展成员268人,年产林产品总量20万吨,年销售收入5600万元,带动非成员农户数3200户,被评为潍坊市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据了解,该市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户均年增收达 1.5万元。(据:农村大众 通讯员 李生涛 李洪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