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食用菌实验室”目前掌握的情况是,牛肝菌中尼古丁含量,与多种自然生长或加工因素相关,尼古丁含量水平,很难评估或控制。
记者从省牛肝菌协会了解到,按照现行欧盟牛肝菌中尼古丁的2.3mg/kg法定限量值,若按此标准,云南将有30%的出口牛肝菌(干片约300吨以上,鲜菌为3000吨)达不到欧盟的要求。
“合格评定的裁量权掌握在国外买家的手里,对于这个高度外向的产品而言,影响是严重的。”云南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副主任彭云霞和她的团队担心这样的现实。牛肝菌干片经历了从2008年至2009年的高价到低价的剧烈波动,使云南的牛肝菌干片加工企业近两年达到了100%亏损面,粗略估计行业两年亏损达到5000万元人民币。
欧盟消保司,给出两年时间对“尼古丁事件”做出充分调查。现在只剩下一年左右的时间了,如果有新的科学证据,能够证明提高牛肝菌中尼古丁限量的必要性和安全性,那么欧盟会考虑修改2.3ppm的限量。
而针对欧方还有人对中方加工环节,可能遭到烟草污染等外来污染的质疑,中方需要提供牛肝菌中尼古丁毒力学实验数据。而烟草尼古丁中毒和食用野生菌尼古丁中毒症状并不相符。
德国的一些专家曾说明,牛肝菌中尼古丁的含量在6ppm,是一个人体可以接受的安全值,而瑞士现在执行的尼古丁限量值是4.5ppm。目前,统一的、权威的尼古丁限量值,并没有出现。
彭云霞觉得未来的“尼古丁之路”,还需要一步一步走下去。牛肝菌中尼古丁的生物学代谢过程是怎么一回事?没有答案,烟草业中的尼古丁又从何而来,同样是一个秘密,尚未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