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脚、晾晒、切丝、烘干……8月24日,笔者在古田县鹤塘镇灵龟村看到,菇农们将一筐筐刚采摘的花菇进行加工,男女老少齐上阵,好一派“家家忙生产,户户忙增收”的火热生产场面。据了解,该村一年生产80万袋花菇,可为菇农增加收入200多万元。近年来,鹤塘镇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繁荣农村经济的切入点,坚持“打生态牌、走绿色路”,立足当地农业发展实际,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打好“一菌两茶”特色牌,涌现出一大批特色农业基地,走出了一条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特色农业之路。
该镇利用资源优势,精心筛选农业项目,将食用菌栽培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在巩固茶树菇等当家菌类生产规模的同时,引进、推广银耳栽培技术,发展名优食用菌,并积极帮助争取银行支农贷款1000多万元,催生出彭宏伟、彭孝文等一大批食用菌种植大户,推动了食用菌产业朝工厂化、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全镇食用菌年种植量超过5000万袋,产值达1.3亿元。
鹤塘曾是古田县重要的茶叶生产大镇,后由于效益低下等原因致使大面积茶园荒废。为重振茶产业,该镇从引进新品种、改造旧茶园、发展有机茶种植入手,创品牌、打名片,培优壮大鹤塘茶业。通过引导、扶持,该镇起步较快的“鑫泰”、“东欣”等3家茶叶规模种植户先后注册了商标,并申领到国家质量安全“QS”认证,其中“鑫泰”茶场还通过了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认证,茶叶身价也提高了10多倍,农民种茶的积极性得到提高。截至目前,该镇的铁观音种植面积已经超过1500亩,茶叶年产值达到了300多万元。
为让特色农业路走得更宽,鹤塘镇还把发展的眼光放到山油茶种植上。该镇的佳垅、前圪等下三口村海拔低,气候湿润,非常适宜油茶种植。该镇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引导农民成立经济林木合作社,建设油茶种植基地,种植高产油茶2万多株,今年部分已经开花挂果,明、后年将进入丰产期,鹤塘“绿色油库”将为农民开辟出新的增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