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9日清早,咸安区汀泗桥镇大桥村六斗畈香菇基地,10来个村民正在大棚里采摘香菇,路边则排满了菜贩采购的三轮车。
大桥香菇种植合作社主任王用计一边过磅一边告诉记者:“多亏了政府15万元的救灾款,不然我们香菇合作社早就关门大吉了。”
大桥村反季节种植香菇,是这两年汀泗桥镇农业结构调整的成功典范,亩平年收入可达1.5万元,该镇的香菇基地从当初仅一个村十来户种植,迅速发展为5个村近200亩的种植面积,慕名前来学习种植技术的农户接踵而至。
天有不测风云,今年七月的洪水,将该镇近百个菇棚全部夷为平地。菇农辛辛苦苦做出来的菇筒,瞬间被冲得无影无踪,望着自己的血汗都付之东流,不少人准备打点行装,外出打工。
所幸,汀泗桥镇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区人大办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调查,并将灾情专题向咸安区委区政府作了汇报。随即,区领导来了,镇干部来了,农技员来了,一笔15万元的救灾款也很快打入了香菇合作社的账户。户平4000元的救助,是菇农没有想到的惊喜,大家的信心和热情一下子被重新点燃。
在全镇干群同心协力之下,不到一个月,一个个菇棚在当初倒塌的地方重新站起,不但200亩大棚全部恢复重建,而且与灾前相比,还新增产量60万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