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从德(左)和老伴正在大棚里采摘香菇。 (李智远 摄)
走进重庆市城口县高观镇东升村1社田湾河坝香菇大棚,冉从德和老伴周大珍正在大棚采摘香菇。浇水、刺孔、翻种……年过花甲的他们每天要工作10多个小时。
冉从德今年65岁,2006年从高观镇农机站退休后,回到农村老家生活。冉从德是个闲不住的人,每天都要下地干农活。种点庄稼、养些牲畜,加上自己的退休工资,小日子过得不错。看到村里不少人通过自己创业增收,政府还有补助,冉从德 “眼红”了,决定寻找致富门路,他说:“退休了,闲不住,找事做”。
“今年年初,从湖北随州打工回来的亲戚建议我种香菇,并说可以帮助联系菌种,我当时就动心了。我想,大不了亏几万。”冉从德决心种香菇。
通过亲戚从湖北随州联系到种源后,冉从德立即在田湾河坝的公路边租赁土地,建立种植大棚。家里只有两个老人,平整土地、搭建大棚都是重体力活,自己干不了的,就花钱请劳力。
种植香菇是个技术活。冉从德专门从湖北随州请来技术指导员,学习配料、分袋、灭菌、接种、发菌等栽培技术。“必须严格按照规程来操作,点儿都懒不得手脚,现在还有些搞不懂的地方,我还在打电话问技术老师。”冉从德说。
第一批种植的2万袋菌种很快上架,经过老两口两三个月照料后,香菇陆续出产。“看到香菇长势好,慢慢在收获了,我心里很高兴,感觉自己回到年轻时代,有干劲。”冉从德说,“往往深夜一觉醒来,我都忍不住到大棚里去看一下,心里才觉得踏实。”一直住在大棚旁边小屋里的他,为了照料香菇,很少回家。
“现在香菇已经出产万多斤,收入6万余元,投资成本找回来了。目前,我这里的香菇供不应求,每天都有人上门收购。”冉从德介绍。
香菇只是冉从德发展的其中一项产业。他还养了猪、山地鸡、蜜蜂,预计今年收入达到10万元。“明年计划再增加2万袋香菇、养1万只山地鸡,中蜂50箱,争取明年的收入在今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冉从德信心十足。
冉从德的产业发展让当地村民受益。今年上半年农闲时,村民张德坤帮冉从德照顾香菇,就收入了6千多元。“我们每天都要请人来帮忙,一年付出的劳务费要花好几万。”冉从德说。
在冉从德的带领下,村里有十几户人开始搞香菇种植。冉从德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准备建立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他负责提供技术和种源,以及对香菇进行加工,带领全村一起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