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棉花将涨价的“蝴蝶效应”传导到了蘑菇身上


    【发布日期】:2010-12-06  【来源】:新文化报(吉林)
      
    棉花涨价波及蘑菇种植成本(图)
    棉花将涨价的“蝴蝶效应”传导到了蘑菇身上 实习生 吴廷 摄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就是著名的“蝴蝶效应”。今年,这种“蝴蝶效应”就体现在了棉花和蘑菇这两种看似不相关的农产品上。
      今年以来,全国各地棉花价格大幅上涨,而蘑菇菌是放在棉花籽壳里培育出来的,所以棉花上涨趋势也传给了蘑菇。“今年蘑菇价格高,能比去年涨 40%多。”昨日在桂林路一家农贸市场记者了解到,七八月份时,平菇的零售价为3元/公斤,但11月最高则涨到了10元/公斤,是夏天价格的3倍多。
      今年蘑菇价格为何如此涨?记者昨日走访了长春市二道区金钱村部分蘑菇种植户一探究竟。
      揭秘 蘑菇种植成本是怎么提高的?

      蘑菇种植户减少
      往年长春市二道区金钱村蘑菇种植户非常多,仅蔬菜大棚就有700个~800个。记者昨日来到金钱村时,发现蔬菜大棚仅剩十几个,这其中仅有五六家在种植蘑菇。
      记者沿着金钱村村道走了近一圈,最后在村南边发现了一家种植蘑菇的农户。
      “现在我们村里种蘑菇的少了,都嫌成本太高。”种植户谭丽欣告诉记者,以前他们村2公里的地方,有十几户种植蘑菇的人家,但是今年也就有五六户种蘑菇了。
      谈起今年蘑菇种植户减少的原因,谭丽欣说,一方面是蘑菇种植成本增加,另一方面是盖大棚的少了。“今年盖大棚成本高。”据其讲,她家的暖棚是四年前盖的,当时花了4万多元,但是今年盖一座暖棚得6万多元。

      棉花籽价格上涨
      谭丽欣家盖了三座大棚,其中两座冷棚,一座暖棚。往年冬季,她都会在大棚里种点叶菜,比如臭菜、小白菜之类的。但是今年受水灾影响,三个大棚都不同程度被淹,损失了2万多元。淹过的大棚也不适合再种蔬菜,她就把惟一一个暖棚种上了蘑菇。
      但是由于今年全国各地的棉花价格大幅上涨,作为食用菌生产原料的棉花籽市场售价也随着上涨,各地上涨价格在400元~1000元不等,导致全国各食用菌主产基地的生产成本普遍增加。谭丽欣今年买的蘑菇菌价格就涨了一倍多。
      “去年蘑菇菌是0.5元~0.6元/瓶,现在涨到1.3元/瓶。”谭丽欣说,棉花籽是食用菌生长的优质原料之一,把棉花籽和其他辅料按照一定比例堆在一起发酵,之后再做成食用菌菌棒,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蘑菇就长出来了。棉花一涨价就影响蘑菇菌的成本。“和去年相比,今年蘑菇菌涨了 160%。”

      算账 蘑菇价是如何被层层加高的
      超市:每公斤最多加价一倍
      谭丽欣说,以前村里种蘑菇的人多,产量高,生出的蘑菇都是送到长春市蔬菜中心批发市场销售,但是今年产量少了,大部分种植户都把蘑菇直接送到附近的超市了,省了不少成本钱。“把入场交易的费用省下了。”前几天她将收获的蘑菇以4元/公斤的价格卖给了附近的一家超市。
      减少了批发市场的中间环节,蘑菇价格应该比从批发市场进的货便宜,但是记者走访了金钱村附近的三家超市,发现零售价格一般在6元~8元/公斤,和市区内各大超市的蘑菇价格差不多。
      既然减少了批发市场的二手环节,为什么还将价格定得这么高?对此,长春八里堡一家超市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他们的蘑菇不是从批发市场直接购进的,减少了二次倒手的成本,但是由于蘑菇水分大,早上进的,晚上卖不出去就得掉秤30%。第二天,如果还没卖出去,就得全扔掉。“所以,我们定价时得提前打出损耗量。”

      批发:供不应求导致价格上涨
      昨日,记者从长春市蔬菜中心批发市场了解到,今年蘑菇批发价一直处于高位。
      长春市一位蔬菜批发商于经理告诉记者,长春市蔬菜批发市场的平菇大都来自长春周边地区,如蔡家村、台家村,远一点的如伊通等地。夏季平菇的批发价最低在1.6元/公斤,但是10月以后,价格开始快速上涨,上周有两天气温偏低,大棚里的平菇生长慢,所以上市量不太充足,供不应求导致价格略有上涨,每公斤批发价也因此提升到8元~10元。
      但随着气温略有转暖,平菇的生长开始恢复,产地供货基本正常,批发价回落到4元/公斤。“和夏季相比,价格能上涨一倍多。”于经理介绍说。

      专家 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 
      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研究员李晓群认为,今年以来,推动绿豆、生姜、大蒜等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因素中,中间商扮演着一定的推价角色。“以往中间商的角色是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但是近几年来,部分中间商却通过囤积、抬价等行为,成为产品涨价的推手。”
      他认为,政府应该加强市场监管,必要时应对重要商品中间环节的加价率予以限制。而对于零售商来讲,减少中间环节,也是降低成本、降低商品价格的关键,“商品价格下跌,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吸引消费者的购买热情,对双方都是有利的。提倡超市或者农贸市场直接与生产对接,能起到降低流通成本的作用。” 他表示,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开始提倡产销相结合的做法,这很值得借鉴。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