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小学生张皓调查发现“蘑菇被漂白”事件,已发酵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继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室发布“食用菌合格率为97.73%”的市场抽检结果后,中国食用菌协会4日又在媒体上表示“不相信小学生的实验结果”。(12月5日新华网)
在不良事件此起彼伏的食品安全领域,北京“漂白蘑菇”事件有着与众不同的特质。过去大都是记者以“特工之技”深入虎穴,才搞到这样那样的猛料,今番“小鬼当家”的无心插柳之举,无疑为揭秘真相添上新鲜一笔,它让我们领略到,“防火防盗防毒食”的全民监管局面有望进一步开创。
继北京工商局称“小学生的检测不科学”之后,中国食用菌协会又来上一句“不相信小学生的实验结果”。可是,3000多张投票只有8票支持这种“官方态度”,公信力几何?
两个“九成”数据正摆在我们面前,前者是民间调查的“九成有毒”,后者是官方抽检的“九成合格”。食品安全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来不得半点含糊,又岂容如此天壤之差!此前,面对金浩茶油“致癌物超标6倍”的信息披露,同样是职能部门的湖南质监给出“抽检合格”的答案,但没能守得住,最终被拨乱反正,很狼狈。那么,北京蘑菇“九成合格”的结果会就此定格吗?
一会添这,一会加那;一会漂这,一会染那。食品安全,风险无处不在。如果说张皓调查“漂白蘑菇”,为的是弄清为什么妈妈不许自己吃烤蘑菇,那么,我们真的也想弄清:为什么市场上可供选择的食物品种越来越丰富多彩,而我们敢放心入口的食物却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