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哟!还有3D动画呢”
走进一楼展区“香菇之源”,廊道里,一整套成熟的香菇人工栽培技术呈现在眼前。走着走着,突然可以听见动画的声音,吸引了不少市民围观。原来这是用3D技术营造的“时空隧道”,将带我们重回原始菇民时代。在这个时空隧道里,幻影成像技术让吴三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发明的包括选场、做樯、砍花、惊蕈等一系列流程的香菇栽培、管理和加工方法,生动形象地展现在众人眼前。
“原来香菇是这样做出来的!”前来参观的外地嘉宾和朋友看了动画之后,说的都是这句话。
来宾在体验区里“翩翩起舞”
“大家来看,这个就是香菇未来生长体验区。您在上面走动时,那一片就会长出香菇来……”听着讲解员的讲解,国际蘑菇学会主席格雷格走上体验区,不禁赞叹说:“Yes.Wonderful!”
这时,县委书记陈景飞和国际著名菌蕈专家张树庭正好经过这个展区,看到格雷格在体验区上“踩”出的香菇,也一起走上前去。格雷格拉着陈书记和张树庭先生一起“翩翩起舞”,脚下所经之地“长”出一朵朵香菇。此情此景,引来市民朋友鼓掌叫好。
格雷格竖起了大拇指:“香菇博物馆,Very good!我要把它推向全世界!”
学唱庆元歌 学说菇寮白
“妈妈,这儿还能点唱歌谣呢!”8岁的小女孩吴梦云拉着妈妈的手来到“菇民歌谣”的点唱机前,随机点了一曲《补缸调》。纯朴的歌声响起来,点唱机的屏幕上还同时显示了这首山歌的歌词。听完一曲,再点《赶山汉》、《走桥》等歌曲,小女孩爱不释手。讲解员介绍说,这里收录了21首山歌民谣。这些歌曲反映了在香菇发展的悠扬历史中,我县菇农培育香菇的甘苦。
在同一个展区,75岁的老大爷吴建根在一台点说机前学起了“菇寮白”。“这些话和庆元话很像,虽然发音相同,但意思是不一样的。”吴大爷说,“菇寮白”说起来容易,但不知道其中意思的人往往会理解错误。其实,“菇寮白”是以前的菇民为了守住香菇生产技术,确保香菇生产秘密不外泄,在菇山上交流的行业用语。如今说说“菇寮白”,还真能更感受到历史上菇民们的一番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