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老青岛来说,提起防空洞并不会陌生。从上个世纪60年代的各家各户“挖干道”,到80年代青岛人引以为豪的龙山地下商场,再到90年代辉煌一时的神话洞,都深深地留在了青岛人记忆里。除了市民熟知的地下商城和地下车库,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咱老百姓日常餐桌上的很多美味也都是从防空洞里走出来的……
12月21日上午,记者跟随四方区人防办平战结合办公室的郭副主任走进位于鞍山二路上的一个防空洞,打着手电筒在防空坑道内走了几百米,记者的眼前突然开阔了起来,几千箱香蕉整齐地堆放在眼前,几位整理香蕉的工人都穿着单衣在工作。“防空洞里冬暖夏凉,长年恒温在15℃左右,适合香蕉存放和菌类种植。”
种植户刘世亮过去一直在大棚里种植蘑菇,一年半之前他在四方区租用了一处3000平米防空洞开始种植杏鲍菇。他告诉记者,与大棚种植相比,在防空洞里的湿度和温度更容易控制,500平米一年就能出菇5万斤。
租个上千平米的防空洞,这费用到底得多少?郭副主任告诉记者,租1000多平米的坑道一年的使用费用在4000元左右。“其实并不是所有的防空洞都适合使用,虽然洞内基本都是恒温,但种蘑菇对湿度要求较高,放香蕉对通风要求较高,而且最重要的是还能通车,这样才能把产品往外运。”据了解,虽然目前四方区的防空洞利用率是市内四区最高的,已经达到25%,但还是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现在在我这登记排队要种蘑菇的就已经有五六个了!”
郭副主任表示,由于目前大多数防空洞都是许多年前建的,很多都是毛洞,并不适合平日利用,“这几年我们每年都会对一部分工程进行完善,对一些可以使用的坑道进行被覆、喷浆和路面铺设,光今年就修整了一万多平米。而整修的花费全部来源于防空洞使用收回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