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有人漂白蘑菇
12月28日下午2时许,在举报人的指引下,记者来到该市场马蹄行。不久,一辆挂桂B车牌的小型厢式货车,开到14号门面前。一名中年妇女和3名中年男子卸下10个装满蘑菇的塑料箱。随后,一辆机动三轮车又运来一些蘑菇,也是用塑料箱装着。
卸完蘑菇后,他们从门面里拿出一个大塑料桶放在地上,往里面注入自来水。注到大半时,一名男子从门面里拿出一个白色的蛇皮袋,拿个水瓢从里面舀了一些白色粉末,倒进了水里。接着,一男一女戴着手套,拿着拖把在水里搅拌。很快,自来水变成了乳白色。
搅拌完后,这些人将蘑菇一箱箱地倒进水桶里,然后搅拌;七八分钟后,再捞起来装回塑料箱里。记者看到,原本尚有一些黑点、并不很光鲜的白色蘑菇,经过搅拌,已经变得润滑亮白。
添加剂禁用仍使用
昨日下午3时许,获悉这些人又在“漂白”蘑菇后,柳邕工商所执法人员来到这间门面。门前通道上,堆放着22箱鲜蘑菇,其中11箱已经清洗和漂白过;水桶里正浸泡着不少蘑菇,水呈乳白色。门面里,放有两袋已经用掉大半的白色粉末。记者看到,这是一种叫“无水亚硫酸钠”的食品添加剂,包装袋上标注有使用范围等,其中最末一行标明“对芝麻、乳、豆类、蔬菜以及生食用鲜鱼贝类不准使用”。
面对检查,当事人李某不能提供营业执照,但是他表示,这些蘑菇是从桂林进来的,清洗和漂白是为了使之更白净、卖相更好,所用的添加剂为食品添加剂,是可以添加进蘑菇里的。“蘑菇属不属于蔬菜?”当执法人员指着无水亚硫酸钠外包装袋上标明的禁用范围反问时,李某无言以对。
你随后,执法人员在该市场的淮山行3号门面里看到,泛着乳白色液体的4个大塑料缸里,浸泡着大量蘑菇,20多箱已经“漂白”过的蘑菇堆放在一边。但该门面使用的添加剂叫“焦亚硫酸钠”,同时配合一种“食品白色素”一起使用。不过,“焦亚硫酸钠”的外包装袋上,并未标明用法用量。
正在现场加工的男子高某称,这样做是“为了使蘑菇更光鲜,更好卖”。他说,没有漂洗过的蘑菇,批发每斤只能卖三四元;漂洗过后,每斤可卖5元。经检查,该场所同样无法提供营业执照。
封存一批问题蘑菇
“这是允许使用的,我一缸水只放这么多。”被问及如何使用这些添加剂时,高某作出了“一抓”的样子。
“无水亚硫酸钠标明不能使用于蔬菜,李某却用来漂洗蘑菇;而淮山行3号门面里查获的焦亚硫酸钠,却没有标注用法用量,即使规定允许使用,也仍然存在风险。”执法人员告诉记者,虽然焦亚硫酸钠允许用作食品添加剂,但是也有严格的使用范围及剂量要求。根据《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其最大用量为0.45g/kg。如果超量使用,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因为,焦亚硫酸钠其成分中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硫,如果过量使用,会导致食品中二氧化硫严重超标,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严重时会毒害肝、肾脏,引起急性中毒。同时,二氧化硫还是一种致癌物质。
昨日,执法人员以涉嫌无照经营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为由,就地封存了这两间门面约500公斤的“漂白”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