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涞水县义安镇西义安村娄成秀的300多斤香菇以每斤3元的价格卖给了收购香菇的客商。
娄成秀一家3口人,以前靠种地和外出打工为生,生活条件艰难。在镇村干部和县农业局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娄成秀一家2009年建起了香菇大棚,头年仅装了1万多个菌棒,纯收入达到2万多元。尝到甜头的娄成秀一下增加了2000多个菌棒,娄成秀兴奋地说:“今年少说也能挣3万多元,比外出打工强多了。”
说起该镇香菇为何这样走俏时,刚刚卖出一批香菇的南郑各庄村民董振金手指对面的菌棒高兴地说:“咱这儿香菇品质好、耐运输。摘多少卖多少。”
董振金从2006年就开始发展香菇,当时发展的是软质菇,储存期短,不便运输。2007年镇政府和农业局帮助村民引进了硬质香菇9015和香菇939系列新品种,这些香菇质硬,便于储存,客户争着购买。在他的带领下,去年全村发展这种香菇大棚20多个。
义安镇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相继发展了大棚香菇、大棚蔬菜种植,增加农民的致富途径。他们通过宣传发动、协调小额贷款、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和成立协会等多种形式,提高了农民对发展高效农业的认识。经过短短几年发展,目前全镇24个行政村就有14个村发展香菇和大棚蔬菜,仅香菇大棚就有100多个,产值500多万元,种植户户均年增收2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