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蘑菇成为大产业,落后村变成富裕村---平泉县杨树岭镇排杖子移民村发展纪实
平泉县杨树岭镇排杖子村位于冀辽蒙三省交界的平泉县东北部,距县城15公里,属平泉县魏杖子川瀑河上游支流,地形为杨树岭西北部次山区,村地貌为六山一水三分田。全村共有18个居民组,总人口为2260人,有600余户,耕地近4000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1.7亩。1979年冬,潘家口水库库区移民搬迁,在该村建移民组,目前该村共有移民34户,移民人口100人,移民人均占有耕地1.7亩。库区人民搬迁到排杖子村以来,积极响应上级的号召,勤劳、善良、聪明的水库移民,三十多年来克服各种困难,积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积极带头发展各项农业致富产业项目,和村里的其他原住村民一道勤劳致富,由过去的解决温饱发展到现在的基本小康生活,移民安居乐业,正朝着生活小康的目标迈进。
2006年实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以来,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直补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户,县移民工作办公室还倾斜移民村组,重点实施一些项目,并给予资金扶持,从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排杖子村移民组和整个村的基础设施,同时还与当地政府一道,为该村谋划了立村致富的产业项目,确立了以发展食用菌为立村立组的农业主导产业,帮助村民移民实现迅速脱贫致富。目前该村共发展食用菌园区8个,占地面积500余亩,有食用菌生产户247户,食用菌生产总量达到210万盘(袋)。排杖子移民组有食用菌生产园区2处,占地180亩,食用菌生产户达到32户,食用菌生产总量达到70万盘(袋)。几年来该村的食用菌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小蘑菇发展成为全村的大产业。2005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400元,到200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4800余元,超出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600元,仅食用菌一项提供给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200余元,从而该村也由过去的贫困村一跃成为全镇的富裕村先进村。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排杖子村老百姓的眼里,村“两委”一班人就是他人们村发展的 “火车头”,是他们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该村党支部书记刘国庆是村里的老党员,担任村支部书记已近10年,在这十年里他积极跑县进镇,一心谋划村如何发展,老百姓怎样致富。在县镇两级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最终确立了以食用菌产业作为全村发展立村支柱产业。该村充分利用县镇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优惠和扶持政策,并借力于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和项目资金支持,先行在排杖子移民组发展食用菌产业。通过三番五次的做工作,移民组张景祥、张殿学、申占平等十几个人率先带头搞食用菌生产,几年来总结摸索了一套成功的滑子菇、架式香菇、黑木耳等生产技术经验,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2008年秋,由张景祥牵头,带领移民组32户移民建设100亩食用菌生产园区,栽植的品种多元化,由过去分户生产滑子菇、架式香菇到以生产地栽香菇为主,滑子菇,架式香菇、黑木耳等各色品种齐全的食用菌生产园区,吸纳移民组32户入住园区,统一生产,分户管理,统一销售,分户经营。在园区由移民张景祥等筹集资金建设400平方米食用菌保鲜库一座,建设办公、生产用房12间,成立了平泉县鼎盛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并在工商部门注册。合作社的成立极大地带动促进了移民组和全村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壮大,并通过统一收购、销售也给菇农带来了极大的效益。村民生活积极性逐年提高,生产规模在不大扩大。2008年全村食用菌生产户不到80户,到2010 年发展到247户,由过去的散户分散生产发展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实现食用菌生产园500余亩,全村食用菌生产总量也由2008年不到60万盘(袋)发展壮大到210万盘(袋)。2010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据初步统计可突破5200元,超出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一大截。
一村一品的农业产业发展格局使全村老百姓快速走上了致富的新路,移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村“两委”一班人在带着群众致富,寻找百姓走小康之路的同时,时刻也没有忘记为老百姓改善人居条件,解决吃、住、行等问题。几年来,他们积极外联,跑县进镇,主动争取各方面政策性资金和帮扶资金。通过村村通路面硬化和组租通硬化道路工程立项,修水泥村路6公里,硬化通组公路4公里,修建便民水泥桥两座,修筑护地护路坝4500米。通过水务局人畜饮水立项解决包括移民组在内的9个组的人畜饮水困难问题,总投资60余万元,全村人畜饮水安全达标,同时为8个食用菌生产园区全部进行了水利配套。全村建有中心小学一处,村小学一处,村级卫生所一处并全部按上级要求达标。村“两委”阵地建设也已由2007年后进支部实现转化,成为全镇的先进村级党支部。几年来全村居民住房条件也得到很大改善,95%以上村民都住上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家家吃上了自来水,大部分户安装上了土暖供热,有30%的户建设了“三位一体”沼气池,家庭居住环境干净整洁,一改过去脏乱差的形象。
有了事业就有了新的气象。村民过去农闲季节打扑克,打麻将,现在都长期在园区忙于食用菌生产,或联系购买各种生产原料,和产品销售。蘑菇产业把大多村民拴在一起,团结到一起,他们为了共同的利益目标走到了一起,一心赚钱发家致富。在整个村形成了一种尊老爱幼,家庭和睦,邻里和谐,扶贫济困,崇尚科学,破除封建迷信的良好风气。几年来村级社会治安特别稳定,各种信访案件为零。库区移民没有出现集体上访,越级上访和重复上访案件。移民来信来访处理效果,紧急情况处理能力,移民组社会治安防控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库区移民满意度达到100%、
如今,排杖子村“两委”一班人更是信心十足,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有了更大的提高。村级各种基层组织健全,村务政务得实现公开,村级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他们积极组织党员、干部、群众,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并以此为契机,谋划下一步村级发展长远规划,为排杖子村今后发展描绘出宏伟蓝图,带领全村百姓一起朝着既定目标前进。
(于洪军 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