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过后通讯员走访迎丰、饶峰、两河、后柳多乡镇,随处都可耳听目睹到桑枝食用菌粉碎机的隆隆声和各乡镇菇农的忙碌声影。据汉水桑枝食用菌开发中心高级技术员李昌平介绍,他自正月初七以来每天带领10余名技术骨干马不停蹄的深入各乡镇农户家中指导他们桑枝食用菌备料、消毒、接种多个生产技术环节,平均每天接种桑枝食用菌均可达到7000袋以上。
去冬今春以来,全县采取早安排、早准备、早签订单的积极措施,计划全年发展桑枝食用菌2500万袋,实现产值1.25亿元,在继续广泛深入推广“企业制种、大户制袋、分户管理、保护价收购”的“公司+基地+农户”一体化桑枝食用菌生产模式的同时,由县蚕桑局牵头积极引进山东省潍坊市黑木耳新品种栽培技术在饶丰镇三合村建立试验基地,有望明年在全县大面积栽培发展,不断辐射带动农户参与生产的同时拓宽和延长了产业多品种覆盖面、经济产业链,促进我县桑枝食用菌产业的多样化全面发展。截止通讯员发稿时,全县桑枝食用菌备料、装袋、接种已完成1500万袋任务。(通讯员 马祥伟)
“趁着开春不久乡亲们都还有空,我赶紧请他们来帮帮忙,把早已准备好的树枝粉碎完。我们要及早准备好栽培袋料食用菌的原料,保证在气温低、空气干燥的环境下顺利制袋、接种。”日前,通讯员来到石泉县两河镇简场村五组一边听本村桑枝食用菌发展大户仰立介绍,一边看着他将树枝送进粉碎机内,出料口立刻喷出金灿灿的锯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