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户称菜贩卖的蘑菇注水
前天和昨天,记者在城阳夏庄镇的蘑菇种植户那里采访,这里是青岛最大的蘑菇种植区,是市区蘑菇的主要供应地。在多家蘑菇温室里,前来买蘑菇的人络绎不绝。来自浙江、在这里专门种蘑菇的周先生告诉记者,因为青岛蘑菇需求量大,批发价也比老家高,他和不少老乡都常年在这里种植蘑菇。 “要想知道蘑菇里的水是从哪里来的,看一看新采的蘑菇就知道。 ”记者随周先生进入大棚后发现,地上篮子里存放的蘑菇跟市场上销售的有很大区别,大棚里的蘑菇都很坚挺,市场上的蘑菇感觉软塌塌的。周先生说:“如果你去赶早市,就能看到小贩车上装蘑菇的竹筐在渗水。 ”周先生还向记者揭开了蘑菇的一些秘密:商贩以每公斤4.2元左右的价格将新鲜的蘑菇批发回去,然后再泡水或喷水,最终拿到市场上以每公斤7元左右的价格出售。据周先生透露,蘑菇泡水后可增重约30%。
一斤蘑菇挤出了二两多水
从周先生那里买回蘑菇后,记者又分别在市南区嘉祥路农贸市场、市北区小港附近的一家超市分别购买了一斤鲜平蘑。三份蘑菇放在一起,能明显地看出从种植户那里买的蘑菇很坚挺,用手一摸,市场上的两份蘑菇明显湿漉漉的。记者用相同的办法将蘑菇挤水作比对,问题蘑菇一下就显出原形:从种植户那里买来的蘑菇共挤出了不足50克水,嘉祥路农贸市场的挤出100克水,而从小港超市买来的蘑菇挤了120克左右的水。
从种植户手中买回的蘑菇3元一斤(批发价2.1元一斤),嘉祥路农贸市场的蘑菇3.5元一斤,小港超市的价格为3元,这样算来,菜贩额外赚到手的钱真是不少。
菜价攀高后小贩动歪脑筋
昨日下午,记者在抚顺路批发市场了解到,春节前后,我市菜价居高不下,平菇的价格在每斤5元以上。蘑菇的高价让菜贩动起了歪脑筋。
“没有不洒水的,不洒水就蔫了,不好卖不是?大家洒的水都不多,也没害处,而且不洒水蘑菇都干了,买回去不好吃。 ”嘉祥路农贸市场的一位摊主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几乎所有商贩都会“为了保鲜”而洒水。
知情人透露,蘑菇里掺水很简单,“把蘑菇攥紧放到水里松手,水分就自动吸进去了;如果改用热水,吸得水会更多,但容易烂边儿被买家发现。 ”如何才能辨别蘑菇?种植蘑菇的周先生说:“新鲜蘑菇的菇片大小均匀且菇片多,未注水的蘑菇用手摸上去菇片干黏,挤不出水。”
相关链接 网友爆注水量最高达32.66%
记者在一家仪器信息网的食品检测论坛里发现,一位网友曾做过这种的实验:从种植户和市场中各买回6份等量蘑菇,结果显示从农贸市场买回的蘑菇含水量在30%左右,最高可达32.66%。
同时,现有的法律法规尚未对蘑菇的含水量作出明确规定。记者经咨询质监、农委等部门,这类情况目前没有具体的检测标准与处罚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