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反季栽培黑木耳是菇农成功的“秘籍”


    【发布日期】:2011-03-07  【来源】:世界工厂现代农业网

      新鲜的黑木耳,一般要到5月后才上市。可目前,在重庆的盘溪、观音桥、毛线沟等农贸市场,市民却依然能够买到鲜嫩肥厚的黑木耳。别以为它们是冻库保存下来,或是长途“空投”过来的,其实它们都来自一个地方——江津区珞璜镇合解村无公害食用菌示范基地。
      日前,笔者来到这个基地,打探了一番这里的秘密。
      大老远,就看见一排排黑色的塑料大棚整齐矗立。走进棚内,是堆码得整整齐齐的菌袋,一朵朵肥厚的黑木耳破袋而出。据基地种植大户汤自建介绍,这些“黑公主”虽然还未长成,却早已定了“亲事”:一个个找上门来的批发商,抢着和他签订了长期收购合同,虽然每公斤价格一路攀升到6元,但仍然供不应求。
      反季栽培黑木耳!这就是老汤种菇成功的“秘籍”。
      普通的黑木耳栽培,一般是每年的1月份装包,5、6月份旺产,9月前后采收完。而反季节种黑木耳,顾名思义就是改变常规种植时间,反其道而行之。具体来说,就是在每年9月的生产菌袋,10月以后至来年春采摘,刚好填补了正常黑木耳的市场空白。据老汤介绍,反季节黑木耳的价格是普通黑木耳的两倍多,种植一个大棚一季的毛收入就在10万元左右。
      老汤是什么时候开始反季节种黑木耳的呢?老汤原本是福建人,已在老家栽培食用菌多年。2008年,老汤到江津区珞璜镇合解村考察。这里良好土壤条件、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以及紧邻重庆主城的区位优势,使他当即决定就在这里栽培食用菌。
      起初,他只发展了20亩规模,以栽培香菇平菇、球盖菇为主。后来,他发现冬春季节市场上没有新鲜黑木耳,便萌生了反季节栽培黑木耳的想法。说干就干,当年产品一出来投放市场后,便迅速销售一空,不仅江津城里的客商,基至很多重庆的客户也专程跑过来提前订货。反季节种黑木耳一亮相就成了市场上的宠儿。尝到甜头的老,迅速扩大种植规模,今年他一口气承包了30多亩地,预计收入将超30万元。
      反季节栽培黑木耳到底有哪些诀窍呢?老汤侃侃而谈。
      首先是选好菌种。反季节木耳的菌种是来自福建的黄耳193号,为高温品种,虽然生长缓慢,但不易死亡。相比之下,重庆地区普遍种植的黄耳2号就要娇气得多,温度控制稍有差池就会停止生长,甚至死亡。
      其次是注意配料。重庆地区普遍采用强碱型的石灰作为木耳菌包配料,而反季木耳的配料则采用较为温和的碳酸钙,便于混合,操作简单且对人体无害。
      再次是菌袋大小。普通黑木耳菌包多选用24cm×38cm规格的平菇袋,而反季节木耳则选用15cm×55cm规格的香菇袋,虽然每包产量会相对减少,但菌包体积变小会增加每个棚内菌包的数量,适合密集码放,可进一步增加棚内温度。
      此外,是合解村得天独原的地下水资源。在冬季,当地面温度只有5摄氏度左右时,这儿的地下水却有22摄氏度。用这样的水进行棚内喷洒,能给进一步提升棚内温度,使黑木耳保持正常生长。
      靠反季节种黑木耳,老汤富了!可他没有忘记乡亲,将自己辛辛苦苦探索出来的“秘籍”毫无保留地教给大家。从大棚的温度湿度控制到培养料的配制,从接种养菌到采收管理,每一个细节他都仔细地向村民传授。在他的带动下,该村食用菌已发展200多亩,年产值超过400万元。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