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看到北镇市闾山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创始人赵平和的时候,他正在棚里跟员工一起给菌棒浇水。虽然浇水工作仅仅是把喷着水的水管插进菌棒停留一段时间后,再拔出来插进另一根菌棒这么简单,但是当菌棒成千上万时,这就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了。当说起种植食用菌的辛苦时,他告诉记者,随着技术的革新,现在已经容易得多了。正是因为能吃得这份辛苦,赵平和在小鲜菇上做出了大文章。
2006年,赵平和利用跑运输挣来的钱搞起了食用菌种植,并于2007年6月成立了北镇市闾山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经过几年的发展,合作社已经拥有农户285户,年产各类食用菌一级母种2万支,二级原种10万瓶,三级栽培种50万袋,生产棒600万袋;年产鲜菇4000吨,销售收入达3000万元。随着生产的扩大,2010年,合作社投资1000万元,建成了占地500亩的鲜菇生产示范基地,内建简易冷棚及温室暖棚98栋,建成拥有先进检测仪器、完善生产设备的标准化菌种厂。为拉长产业链条,合作社成立了北镇市隆源菌业有限公司,对鲜菇进行烘干、盐渍、精品包装等深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同时,合作社与辽宁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科技合作,聘请省农科院的几位专家常年做技术指导,培养了一批熟练掌握技术的骨干社员。
合作社所产的香菇、平菇、金针菇、滑子菇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远销外地。赵平和说,这里面少不了每年农展会的功劳,通过农展会,他结识了很多朋友,了解了很多信息及新菌种、新技术,也吸引了不少客户。今年,他将把平菇、香菇、滑子菇三个品种作为主要产品推出,让更多的人认识合作社和自己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