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黔江区濯水镇三门社区6组刘运良老人,今年把自家闲置的房子用为菌房,发展了2000袋“菌中明珠”——银耳。昨日,他笑着对记者说,按7元/公斤的保底价,今年的收入肯定不错。
据刘良运介绍,他们培育银耳主要使用苞谷芯、杂木屑等原料,成本低廉、产出丰厚,又有公司以7元/公斤的保底价保证销路,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周围的农户都非常欢迎这个项目。
据悉,黔江区依托年产10亿杯速食银耳项目的落地,采用“公司+示范基地(研究所)+合作社(种植大户)+农户”的模式,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提供原料,统一培训和指导农户,公司统一收购产品,在濯水、城西等街道镇乡发展银耳产业,将其作为农户万元增收亮点产业进行打造。预计到2015年,全区将有5000户农户从事银耳种植,规模达到10万袋,建成“全国第二大银耳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