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两个大棚,1号棚经过专家指点每天能比2号棚多摘10多公斤,多卖100多元钱呢”近日,新疆新和县依其艾日克乡菇农李飞,采摘着丰产的香菇,高兴的告诉记者。
李飞从2009年开始栽培香菇,生产管理水平较低,此前的香菇出菇率一直不高。去年李飞又栽培了两个大棚1.5万段袋料香菇,一个大棚7000多段菌棒每天采摘的香菇不足20公斤,两个大棚的收入不足400元。
年初,来自浙江省丽水市的农业专家程长标走进李飞的大棚,与李飞商量在他的一个大棚实验“香菇增产计划”,李飞早就听说浙江省丽水市是我国食用菌生产发源地,也是全国知名的食用菌生产基地,盛产香菇、木耳、灵芝等品种。如今食用菌找上门来指导自己的生产,李飞爽快的答应程长标,他们先把菌棒套袋脱去,再通过给菌棒浇水、大棚通风等管理方式,科学控制大棚温湿度,给香菇生长创造最适宜的外部环境。经过10来天改善管理,李飞家1号棚的香菇出菇率有了很大的提高,每天能摘30多公斤香菇。李飞主动要求专家对他的2号棚也实施这个神奇的“香菇增产计划”。
程长标说,自今年年初来到新和县后,就立即开展食用菌栽培指导工作,他一面到新和县依其艾日克乡等附近几个香菇生产基地开展调研,了解当地香菇栽培现状,一面到市场了解销售行情。得知李飞家栽培的香菇出菇阶段是按花菇栽培模式管理的,加上管理不善,出菇率较低。另外新和香菇市场上不但花菇和香菇价格没差别,反倒香菇更受青睬。于是根据新和气候特征,结合香菇高产要求,制定了这个“香菇增产计划”。
据介绍,目前新和县共栽培香菇约10万段袋。由于生产管理等因素影响,总体出菇率较低,通过实施农业专家程长标的“香菇增产计划”,来改善管理,提高出菇率、增加产量的潜力巨大。
程长标表示,新和县有栽培食用菌的良好条件,加上原材料丰富,发展食用菌前景看好,关键是要加强生产管理技术的推广和服务,通过技术指导,科学栽培,实现食用菌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和低投入、高产出的目标。下阶段,将与县农业局技术人员一起到各香菇生产基地去,在每个基地培养一两家农户,建立高效栽培示范点,通过以点带面,全面提高菇农的香菇生产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