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金驰是浙江省温岭市坞根镇的农民发明家,他研究蚊子已经有9年时间了。他第一次受邀上央视介绍他发明的灭蚊器,是专为规模养猪场、养牛场、养羊场、养鸡场、养鸽场设计的专利产品。2009年6月21日,施金驰发明的灭蚊器新闻在央视第10套科技教育频道“我爱发明”栏目播出后,杭州市食用菌协会便打来电话,说杭州临安一家食用菌生产企业要找他帮忙。原来,以往农户在培植食用菌时,使用农药来杀菌蚊,容易产生食用菌农药残留和超标。看了央视报道后,就想用施金驰的灭蚊器试试。结果买去了几只灭蚊器放在培植食用菌的山洞里一试,效果不是很好。施金驰得知后,带上材料和工具,连夜赶到临安天目山,住在培植食用菌的山洞里观察。施金驰发现,吃食用菌的菇蚊、菇蝇和普通的蚊子对光波的喜好不一样。回到温岭老家后,施金驰继续研究,就这样一连上杭州临安4次,现场观察现场改进,终于一次比一次诱捕得多,密度大的地方一分钟可杀死一二百只菌蚊、菇蝇。让农艺师大喜所望:“真是太好用了!倒出来的‘猎物’盛满了一大碗。”功夫不负有心人,施金驰研究成功了“食用菌专用杀虫灯”,并获得了国家专利。
菇蚊一直是让菇农们很头痛的事,它们会吃掉菌丝掏空蘑菇,它们吃完后拍拍屁股走了,菇农们想尽了办法,但都束手无策。山东济宁市嘉祥县瞳里镇坑王村的菇农王继里就碰到这样的事,密密麻麻的菇蚊在大棚里乱窜,菇蚊使菌菇的产量减少了30%-40%,产出来的菌菇品质也比原来差很多。心急如焚的王继里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用了“食用菌专用杀虫灯”,从那以后,王继里再也不用担心菇蚊的危害了,他培植的蘑菇不但品质好,而且产量也提高了三四成。
一盏葫芦形状的灯,下面挂一个大袋子,挂在菌菇的大棚里,可以看到袋子里满是菇蚊,一夜可诱捕成千上万只小菇蚊。这灯样子普通,但这可不是一般的灯。施金驰采用科学的光源和特质的灯管,给菇蚊设计了一个陷阱,通过发射特殊波段,让菇蚊傻乎乎地钻进灯里。神奇的“食用菌专用杀虫灯”也不是随便挂在哪里都是可以的,施金驰在央视七套科技苑栏目里介绍说,食用菌专用杀虫灯一般悬挂不能太高,因为菇蚊不喜欢飞太高。而且挂的位置要经常变化,菇蚊的灵敏度很高,一旦发现这个陷阱,就不会再来了。诱捕菇蚊要掌握好时间,黄昏是菇蚊最活跃的时间段。为预防菇蚊的繁衍,在新建大棚时就应该放几盏灯诱捕。
施金驰,一个温岭乡村的普通农民发明的“食用菌专用杀虫灯”,解决了中国农村广大菇农最头痛的难题。二上央视回来后,施金驰的手机都快打爆了,全国菇农纷纷向他订购“食用菌专用杀虫灯”。正像中国农科院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金霞专家说的那样:“打了药以后,蘑菇全部吸收在体内,这样对我们的食用是不安全的。食用菌的害虫防治,我们百分百要靠物理防治,而不能用化学防治。”(金宗炳 郑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