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西藏高原生物研究所联合组建的高原真菌重点实验室,从野外分离、驯化得到两种野生双孢蘑菇品种,并且出菇实验也已获得成功。此品种具有西藏本土特色,目前正积极筹备在拉萨进行大棚大面积分批试种,预计最早一批在今年8月底出菇,如试种成功,将在我区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
从野外分离、驯化得到两种野生双孢蘑菇品种。 高原真菌重点实验室供图
发展菌类产业
组建高原真菌重点实验室
我区的藏北、藏西南、日喀则等地具有丰富的菌类资源。
为了发展高原特色菌类产业,把西藏丰富的真菌资源转化成高附加值的产品,创造更多的价值,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与西藏高原生物研究所共同组建了区内第一家以大型真菌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为主的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高原真菌重点实验室,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特色真菌研究平台,目的在于研究青藏高原特色真菌资源,收集保护西藏特色真菌种质资源,承担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推进作用的科研和技术开发项目,并将研究成果推广应用,产生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野生双孢蘑菇
出菇实验在福建获得成功
“之前,双孢蘑菇在我区没有进行系统的菌种驯化筛选和培养基优化试验,人工种植更是没有开展。在产品的加工方面,还仅限于原始的野生子实体产品,且市场上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缺乏标准。”高原真菌重点实验室工作人员徐爱国介绍,高原真菌重点实验室自去年8月成立以来,在野外采集了大量的真菌标本,分离了大量的野生真菌菌种,对其中分离得到的两种野生双孢蘑菇菌种进行了驯化,并在福建莆田做了栽培、出菇实验,经过一年半的历程,在技术人员人工模拟高原光照、通风、湿度、温度等的环境下获得成功。据观察,野生双孢蘑菇在感官上长得比较结实、生长密度大,产量很好。
租赁大棚
准备进行大棚分批试种
拉萨天气干燥、缺氧,即使在大棚里也不好控制温度,目前,高原真菌重点实验室正积极筹备、采取相应措施为这两种野生双孢蘑菇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徐爱国说,目前,他们已在拉萨西郊附近租赁了大棚,计划于7月初进行大面积分批试种,如果生长情况好的话,最早一批在今年8月底就可以出菇并形成一定的规模。一旦成功,将为野生双孢蘑菇的大面积推广种植奠定基础,也将为别的大型食用真菌的种植提供新模式,必将开辟我区食用真菌种植的新局面。
据介绍,此次栽培的野生双孢蘑菇是来自西藏本土的种子,种植模式属西藏首例,国内外市场紧俏,价格居高不下,经济效益非常好,在拉萨试种成功后,将会在全区进行大规模的推广种植,这样不仅能够丰富人们的餐桌,让人们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双孢蘑菇,而且可以促进农民增收,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将为西藏野生大型真菌的开发利用起到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