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是咱们饭桌上常见的菜肴,香脆可口,营养丰富。正因为如此,有人打起了歪主意。这不,泰安一对河南籍夫妻先买来低价木耳,再裹上淀粉和化学物品这么一加工,就像变戏法一样,1斤木耳成了一斤半!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泰城市区的一处偏僻的加工木耳的作坊。尽管这家作坊很偏僻,但老远就能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
走进这间租住的房屋内,看到一口大黑锅里正熬制着不明液体,旁边有许多脏乎乎的塑料纸,近百平方米的平顶房上面晾晒着黑木耳,苍蝇到处乱飞,院内杂物、煤灰、淀粉、添加剂、飞虫尸体等应有尽有,刺鼻恶臭几乎让人窒息。记者留意了一下,院内堆放的淀粉有30多袋,还有3袋化学添加剂,以及一些还有没来得及包装和包装好的黑木耳,上面写着“黑龙江省特产”、“特级黑木耳”等字样。
这样的场景真的可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啊。这个加工窝点到底是怎样加工木耳的呢?价格又是怎样的呢?
经过记者的调查了解,这个加工点人员先是从市场上低价购进木耳,加入到院内大锅里,然后加入淀粉和化学添加剂后进行熬制,最后晾晒装袋出售。原本500克的木耳经过这些不法人员的“加工”后,重量至少增加了一倍。出售单价为每100克8元钱。
记者借口想买点黑木耳,这个摊主问我是自己吃还是送人。当得知是送人的时候,摊主从一个布满灰尘的角落拿给我一个标着“纯正东北黑木耳”的包装递给记者,说这种木耳看上去很上档次,而且口感绝对好。价格也很便宜,这一袋才4.5元。
真没想到我们平日里吃的木耳竟然是这样生产出来的。针对这种情况,记者立即与工商部门取得联系。工商部门立刻彻查了这家加工黑木耳的店铺。
在执法人员查获的一个账本上记载着2011年3月1日以来的销售记录。记录显示,这些“敷了面膜”的木耳销售到了泰安市区的一些酒店、小饭馆及一些学校食堂等场所,数量小的3到5公斤,最大的一笔销售账单高达2400多公斤。
工作人员表示这是一个非法制造假木耳的窝点,他们把成品木耳浸泡在淀粉和食品添加剂里面,这种行为严重危害到老百姓的身体健康。这个加工点不但没有卫生许可证,也没有营业执照,无证经营和掺杂掺假,责令其停止经营。当天执法人员清点出黑木耳82袋,2000多公斤,加工用淀粉1000多公斤,屋内还有几袋香菇、茶树菇,全都收缴,涉案金额达1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