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项目主持人、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吴清平研究员在工作汇报中介绍,该项目应用该所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食用菌优质高效大规模生产关键技术研究”的成果,在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近郊Boko设计建立了食用菌栽培示范基地,因地制宜制定栽培方案,为当地培训技术人员60多名。研究组初步完成食用菌深加工产品功效评价,进行了灵芝深加工产品及多种食用菌的提取物治疗艾滋病的临床实验和抗肿瘤试验,通过一系列实验室和初步临床实验表明灵芝深加工产品能使艾滋病人体重增加,CD4细胞数量增加,血红蛋白水平上升;同时,筛选出3种具有良好的抑制艾滋病病毒生长作用的食用菌深加工产品及10余种具有明显抗肿瘤作用的食用菌多糖,抑制率均达80%以上。
该研究项目的中方科技人员在坦桑尼亚东部、南部及北部的自然保护区进行了非洲野生大型真菌资源调查,采集到一批有研究价值的非洲的野生菌、标本,并进行了分类鉴定及保藏,通过菌种分离、纯化,构建了国内首个非洲野生食用菌种质资源库。在此基础上,成功驯化野生品种数十株,其中大多数为灵芝属药用菌,且多糖等活性成分含量远高于国内品种。
此外,该项目通过提供可大范围推广的食用菌栽培技术,为推动非洲经济和解决就业做出了贡献。同时也为非洲民众提供了较容易获得的急需蛋白质营养食品和廉价的抗艾滋病抗肿瘤辅助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