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苏省兴化市禾旺食用菌(金针菇)项目在大营镇开工建设。该项目由台商汤秀龙、汤东桦父子投资建设。项目占地120亩,设计日产量15吨至20吨。“10个月后将建成出菇,届时每天将有15吨的金针菇从这儿运销出去。”兴化市禾旺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汤秀龙说,该公司生产的金针菇将主要供应上海、南京等华东地区城市市场。
今年60多岁汤秀龙,是台湾食用菌行业的领军人物。20年前,他在上海奉贤创办了金针菇工厂,开创了中国大陆工厂化生产金针菇的先河。
“近年来,金针菇市场需求量急剧扩大,公司便考虑到苏北建设一个规模较大的生产基地。”汤秀龙说。
去年底,在原料供应商、大营镇居民董德诚的引荐下,汤秀龙来到了大营镇考察,并决定在大营镇创办江苏金针菇生产基地。“这里没有工业园区,远离工厂和城市,没有污染,环境十分适宜;同时,这里还有丰富的清糠等原料资源、土地和劳动力资源。”汤秀龙说,“基地办在这儿很合适。”
今年2月,汤秀龙与大营镇正式签约,并完成了项目选址。大营镇还投资90万元,拆迁了3处建筑物,为基地配套建设了一座交通桥。
据介绍,金针菇是食用菌的一种,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食疗保健作用,可显著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是世界上公认的“健康绿色食品”。生产金针菇需要清糠(皮糠)、木屑、玉米芯。生产1吨金针菇,需清糠、木屑、玉米芯各1吨。(中国台湾网、兴化市台办联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