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菇农兰声武最近的日子过得不轻松。“眼下正是香菇菌丝的培育期,可天气这么热,一不留神就烂棒!”和他一样,在龙泉有8万余名菇农正和他们的食用菌棒一起经受着高温的考验。
连日来,龙泉市农业局的农技人员冒着高温深入一线,指导广大菇农积极做好防御工作。日前,记者随同农技人员前往上垟镇,指导菇农防高温工作。在五都垟村里,许多菇农正往香菇棚顶喷水,见到技术人员到来,他们纷纷围了上来,进行技术咨询。
一进菇棚,兰声武拉着食用菌专家许年林就问开了:“我这几天天天在给棚顶喷水,给棚内排水沟注水,室外的菌棒是好些了,但室内仍有不少菌棒腐烂。”
许年林显然是有备而来:“大家要记住,每天早晨7时30分以后到晚上8时必须关闭培养室的门窗,晚上8时以后至清晨7时30分再打开门窗通风降温,而且菌棒应堆成中空的三角形或六边形,使菌棒之间留有空隙……”
“那么菌棒内有大量黄水淤积该怎么处理好?”菇农殷双荣又问。
“碰到这种现象要用消毒过的针在筒袋上扎孔,滤干黄水,这样就可防止高温高湿引起的烂棒现象发生。”
龙泉市农业局副局长潘世龙告诉我们,龙泉目前有8万多农民从事食用菌生产,这是龙泉的农业主导产业之一,这段时间恰逢香菇菌丝培育期,在高温酷暑天气,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烂棒。所以,龙泉市农业局对此给予高度的关注。
此外,龙泉市农业局还与龙泉市气象局联手,推出了“民生气象服务农民创业”活动,通过农民信箱,每天及时将天气预警信息传递给农民,让他们能提前采取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