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福清火麒麟:“蘑菇王国”在扩大


    【发布日期】:2011-08-31  【来源】:福州日报  【作者】:记者 陈敏灵

      全空调低温菇房里,一株株白如玉、嫩如芽的杏鲍菇茁壮生长着……30日,记者来到福清市火麒麟食用菌公司,如同到了一个“蘑菇王国”——31间全空调低温栽培房,20间温控培菌房,2个冷库……
      “像这样一间七八十平方米的菌菇房造价大约20万元。”公司总经理王国强告诉记者,火麒麟公司是我市种植杏鲍菇规模最大的企业,每天有5吨~6吨各种食用菌销往全国各地,年产值达4000多万元。
      公司缔造者正是王国强和陈美英夫妇。“科技让企业走出了困境,而创新让企业走向效益最大化。”董事长陈美英感慨地说。
           由于父亲种植蘑菇,王国强打小就对种植菌类感兴趣。在出国打工赚到第一桶金后,王国强毅然携妻回国,从2004年开始投入资金,搭起菇棚,生产食用菌。
      “公司从小作坊生产开始,因为缺乏技术和经验,连年亏损,特别是遭遇几次台风袭击后,更是雪上加霜,处于破产的边缘。”王国强说。但他们还是咬咬牙,东挪西凑资金,重新搭建菇房、添置设备,撑起岌岌可危的蘑菇种植事业。
      那时,许多亲戚朋友不理解,劝王国强夫妇放弃种植。可他俩偏偏不放弃,没技术就自学,不懂就向同行取经。为了学到最先进的种植技术,他们多次参加大学院校和农科院举办的各种技术讲座和培训,还不惜花重金到德国、泰国、新加坡、香港等地考察学习,“从创业到现在,光是学习考察和培训费用就花了百来万”。
      每一次学习考察结束后,夫妇俩都会一头钻进菇房,每天几乎24小时泡在菇房里,观察菌菇生长,记录各种数据。经过几年的学习和实践积累,王国强夫妇掌握了全套科学种植食用菌的方法和技术,而且凭着长年观察和对数据的对比分析,他们发现了更实用和高效的种植技术。现在,就是专业技术员也拜他们为师,大学专业教授也对夫妇俩佩服有加。
      菌包废渣再利用技术是业内难题,王国强的公司目前采用的技术却走在全国前列,这一技术就出自农民出身的王国强夫妇之手。王国强介绍,他们采用的技术不但可以节约一半成本,增加一倍效益,还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记者发现,火麒麟公司食用菌的生产辅料早已不是木屑、稻草、花生壳等废弃物,而是玉米芯、玉米粉、大豆粉等天然食品。“用这种辅料种植的食用菌不但实现了无公害化,而且食用菌品质比用一般的辅料优越,口感更甜更滑,自然更受消费者欢迎。”王国强说,从2009年起,火麒麟公司进入良性生产状态,实现稳定收益。
      采访中,王国强兴奋地告诉记者,公司新投资400多万元购置2条智能化食用菌控制生产设备,将大面积种植高药用价值和经济效益的新品种——绣球菌。“这在国际市场每公斤干品价值2000元左右呢!”目前,该公司正在安装设备,预计9月投入使用,届时将成为全国首家大面积生产绣球菌的基地。
      同时,该公司拟投资7000多万元在福清镜洋镇开辟新的种植基地,引进3条世界最先进的全自动化食用菌生产线,建成容积量为6万平方米的全国最先进的规模化食用菌种植基地。“新厂区预计明年下半年就可以投入使用,每天可以上市30吨各类食用菌,是目前产量的6倍!”王国强笑着说。
      福清火麒麟,这个“蘑菇王国”的规模还在扩大。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