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109/02/08-55-07-54-8548.jpg)
血红菇
![](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109/02/11-25-18-22-8548.jpg)
臭红菇
![](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109/02/11-25-41-52-8548.jpg)
这就是已致三人毙命的玫瑰红鹅膏。
![](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109/02/11-26-18-11-8548.jpg)
豹斑鹅膏
![](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109/02/11-26-52-90-8548.jpg)
泰山上已发现的毒蘑菇
鲁东大学菌物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 图力古尔教授 摄
31日,山东省唯一的菌类研究院———鲁东大学菌物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研究团队将在泰安采集到的菌种送回烟台鉴定后发现,中毒者所食用的蘑菇并非白鹅膏,而是玫瑰红鹅膏。而这种毒蘑菇,是在山东首次发现。
31日,全省唯一的菌类研究院———鲁东大学菌物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研究团队来到泰安,在对黑龙潭附近的菌类进行实地调查后发现,中毒者所食用的蘑菇并非白鹅膏,而是玫瑰红鹅膏。
29日晚,鲁东大学菌物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图力古尔在得知泰安毒蘑菇中毒事件后,连夜派出了一个四人的研究团队,从烟台出发来到泰安。30日上午,研究团队来到了中毒者采蘑菇的黑龙潭附近,在经过几个小时的周密排查,并依据当地老百姓指认,发现这次毒蘑菇事件的元凶并不是人们之前所说的白鹅膏,而是玫瑰红鹅膏。“两者外貌极其相似,没有经过真菌分类学研究的人,很难分辨出来。”研究团队成员之一、大型真菌分类学博士王建瑞说。
王建瑞告诉记者,在确认玫瑰红鹅膏是中毒事件的元凶后,他们立即对这种菌做了鉴定分析和菌种分离,并在31日上午将标本带回了鲁东大学,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毒理试验和化学分析。
记者了解到,玫瑰红鹅膏实体个头大,肉厚,基本呈白色,经过仔细观察后会发现菌盖中部略微有一些粉红色,但在雨后粉红色会变淡甚至观察不到。同时,这种菌盖上的颜色也会因为生长环境不同而产生差异。“如果生长在向阳处,上面的粉红色就会明显一些,如果生长在背阴的地方,粉红色看起来就会很淡,甚至看不出来。”王建瑞说,这种情况让很多人将它和白鹅膏弄混。
“2008年在吉林省也发生了玫瑰红鹅膏中毒事件,当时共有5人中毒,其中有3人去世。”王建瑞告诉记者,就是在那次中毒事件发生后,图力古尔教授和其合作者发表了玫瑰红鹅膏这一新种。目前,玫瑰红鹅膏在我国只有吉林、湖南和重庆有采集记录,此次在山东省发现尚属首次。
31日,全省唯一的菌类研究院———鲁东大学菌物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研究团队来到泰安,在对黑龙潭附近的菌类进行实地调查后发现,中毒者所食用的蘑菇并非白鹅膏,而是玫瑰红鹅膏。
29日晚,鲁东大学菌物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图力古尔在得知泰安毒蘑菇中毒事件后,连夜派出了一个四人的研究团队,从烟台出发来到泰安。30日上午,研究团队来到了中毒者采蘑菇的黑龙潭附近,在经过几个小时的周密排查,并依据当地老百姓指认,发现这次毒蘑菇事件的元凶并不是人们之前所说的白鹅膏,而是玫瑰红鹅膏。“两者外貌极其相似,没有经过真菌分类学研究的人,很难分辨出来。”研究团队成员之一、大型真菌分类学博士王建瑞说。
王建瑞告诉记者,在确认玫瑰红鹅膏是中毒事件的元凶后,他们立即对这种菌做了鉴定分析和菌种分离,并在31日上午将标本带回了鲁东大学,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毒理试验和化学分析。
记者了解到,玫瑰红鹅膏实体个头大,肉厚,基本呈白色,经过仔细观察后会发现菌盖中部略微有一些粉红色,但在雨后粉红色会变淡甚至观察不到。同时,这种菌盖上的颜色也会因为生长环境不同而产生差异。“如果生长在向阳处,上面的粉红色就会明显一些,如果生长在背阴的地方,粉红色看起来就会很淡,甚至看不出来。”王建瑞说,这种情况让很多人将它和白鹅膏弄混。
“2008年在吉林省也发生了玫瑰红鹅膏中毒事件,当时共有5人中毒,其中有3人去世。”王建瑞告诉记者,就是在那次中毒事件发生后,图力古尔教授和其合作者发表了玫瑰红鹅膏这一新种。目前,玫瑰红鹅膏在我国只有吉林、湖南和重庆有采集记录,此次在山东省发现尚属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