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伊春乌马河经营所的林改户们在自主经营、寻求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转变观念,积极创新思维,自从由“单打独斗”的经营方式转变为抱着“团”闯市场的新模式后,两年来,林改户们可谓收益不菲。
2011年,这个所的林改户继续走集约化经营“抱着团”闯市场的路子,大家采取集资入股的方式筹集近10万元,在林间空地内摆放了8万袋木耳菌。由于管理科学高效,加之天公作美,乌马河畔的“黑牡丹”竞相绽放,职工们已经收了6茬木耳,产量突破了5000余斤。更让林改户们欣喜的是,布满林间的菌袋还在出木耳芽,在秋天这个时节,他们至少还可以收获2000余斤木耳,丰收和盈利已成定局。
与以往不同,林改户们已经不满足于在家坐等销路,他们主动“抱着团”出击,不仅在互联网上广开销路,而且还走出大山、到了北京闯市场。今年的春天,在局里的支持下,林改第一人蒋永彬专程进京开拓市场,经过联系推介,他们在北京海淀区建立了销售点,从此山里的山货在北京有了销路。林改户们不仅通过网络售山货,而且可以通过自己建立的销售网络售货,甚至可以在家里待价而沽,在产品销售上,林改户牢牢占据了主动权。
“现在不是愁卖,是愁产量太小不够卖,市场大、销售量也大,山里的黑木耳色泽黑褐、质地柔软深受外地人欢迎,产品销售快且价格高。”所长蒋永彬在向记者介绍时一脸的喜悦。今年,他们的5000余斤黑木耳全部进京,不仅提高了“身价”,而且在短时间内全部售出。看到了市场行情这样好,蒋永彬和大伙一商量,决定采取收山货再售出的方式,赚取差价获利。近段时间,他们已经收了1万余斤木耳,这些木耳也很快销售一空。林改户们趁热打铁,仍是采取集资入股的方法收购木耳,在年底前,预计还可以售出2万余斤。这一进一出,至少要有30万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