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食用菌援建项目是彭州红岩镇发展希望


    【发布日期】:2011-09-26  【来源】: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作者】:张守帅
      熊水荣又要招人,再招200名农民到食用菌栽培示范基地务工。
      熊水荣是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农业局副局长,还是远近闻名的食用菌栽培专家。2009年2月,福建省抽调他来实施对彭州唯一的产业援建项目。
      组织交给他的任务,是培养300名食用菌栽培技术人员、300名产业营销人员、30名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员。这个任务不轻,他还要在彭州红岩镇待上四年,成为后援建时代最后的坚守者。
      围绕这个援建项目,红岩镇正筹备建设“川西食用菌产业园”,走出当地食用菌栽培单一、效益低下的困境。

      安置板房变“产房”
      三明市对口援建彭州红岩镇,后者也种食用菌。年栽培量超过4000万袋,但品种只有黄背木耳。相比三明的设施农业,红岩栽培、加工模式粗放,产业效益不高。
      熊水荣带了20个珍稀食用菌品种过来。“调研一圈,发现彭州比三明更适合栽培。”熊水荣说,栽培原辅材料所需的木屑、玉米芯、麦麸等,在成都颇为常见,加之空气湿度大、温度平稳,试验证明,在成都每袋养菌包能产菇七八两,比在福建多出二三两。
      示范基地建在哪儿是个难题。彭州给出5个选址方案,有工业园区、有农田、有丘陵地带,意见难以统一。
      出人意料地,熊水荣说要种在板房里。那时,因农房重建完成,大部分板房已空出,民政部门也在为板房的去向焦虑着。
      “板房区地面已硬化,拆了费时费工,不如‘将计就计’。”熊水荣说,位于梨花村的安置区有3500间板房,改造下即可大展身手。
    三间标准板房并作一个60平方米的蘑菇房,其内还装有空调。悬置的一排排荧光棍发着红光。像这样的种植法,当地百姓人人都感新奇。改造的板房中,还有他们未曾听说过的制袋车间、灭菌室、冷却室、接种室……
      2009年底,第一茬杏鲍菇采摘,拉到双流白家批发市场,每公斤卖到26元,且供不应求。

      签合同保收益
      福建出资在彭州注册了川乐食用菌有限公司,进行珍稀食用菌的示范推广。目前,川乐每天向批发市场运送蘑菇1.5吨,批发价平均每公斤20元左右。
      种植黄背木耳,每菌包只有几毛到一元的利润,种植珍稀食用菌高达两元以上。这么赚钱的生意,在红岩镇的推广并不顺利。
    一些农民认为,种植珍稀食用菌,不仅技术要求高,投入成本也高,“哪有种木耳放心呢?”镇上动员了几次,也未见成效。熊水荣不得不另想办法。
      八角村、灵石村的农民,从高半山转移下来集中居住,发展相对落后。熊水荣对村两委讲:“村上投资6万元,派人跟着学,我们提供场地和技术,年底至少返你们纯利润14万元,我们签合同!”村民起初还是不信。后来,村民们从种植、管理到市场销售,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算,一年下来居然有18万元的纯利。八角村、灵石村,最后各要了3个菇房。
      熊水荣还在为培养技术人员奔波。他从福建请来10个技术工人,作为传授老师。震后,三明市还在红岩镇投入几百万元援建了一个食用菌试验示范培训基地,对村民进行免费培训。

      小镇内生动力澎湃
      一个新的农业项目,带给红岩镇新的发展希望。
      “围绕珍稀食用菌栽培,红岩将着力建设川西食用菌产业园。”镇党委书记刘涛说,该镇将加大传统食用菌品种的更新换代,形成种植规模,进而谋划专业的交易市场。
      熊水荣说,红岩地理位置优越,处于彭州与什邡的中间节点,如果形成市场,将具有较强的辐射力。他认为,交易市场不限于农产品采购,还应包括生产性原辅材料、加工机械设备等交易,乃至要有金融服务机构的参与。
    这个梦显得有些远。最为现实的是,川乐公司正在建设一条深加工生产线。新鲜食用菌的储藏周期只有7天,而经过加工制成干货、罐头、调味品后,不仅能延长储藏时间,还能获得增值效益。
      红岩镇的另一个规划,是打造西部莲藕观光农业园。无独有偶,这也是闽商参与建设的项目。
      刘涛说,以珍稀食用菌、西部莲藕观光为依托,红岩正寻找快速发展的内生动力,向“田园、休闲、幸福”的发展目标迈进。

      【记者手记】
      农村发展更需产业支撑
      熊水荣吃住都在彭州偏僻的农村,老婆、孩子也不在身边,很多人以为他会寂寞。但出人意料的是,他与村民早就打成一片,仿佛熟络的老朋友。
      这种亲热不难理解。对于灾后硬件已获新生的农村来说,当下最需要的恰是支撑长远发展的产业。熊水荣给红岩带来的,是技术、项目、投资,更是希望。
      灾后,彭州加快农业产业重建已显成效。在“鹿鸣荷畔”安置点,金银花基地今年规模将达到千亩以上,猕猴桃基地超过3500亩,食用菌达到600万袋,莲藕约有310亩,三木药材突破2000亩。村民的人均年收入,从地震前的4000多元上升到6000多元。
      作为农业大市,彭州确立了建设现代农业及农产品物流产业功能区的目标,立志成为西部一流的现代农业经济圈的核心,发展成为成都北部都市型生态休闲农业旅游目的地。
      宏大的目标不应是空中楼阁。分解开来,它就是一个个的产业项目、产业园区、先进技术以及在产业引领下,一户户走上致富路的农民。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