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东源乡鸳鸯头村与完店村的菇棚里,人头攒动,菇农们正忙着采摘早季蘑菇。一天收入2万多元,是柘荣县菇农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变成了现实。
正忙着采摘早季蘑菇的种菇大户杨书兴喜滋滋地说:“今年我种的2.8万平方尺早季蘑菇大丰收,现在一天能采2000多斤,每天收入2万多元。再过段时间,预计每天可采7000至8000斤。”初步估计不需一个月时间,该村早季蘑菇可为该村带来1000多万元的收入。早季蘑菇成了鸳鸯头与完店村民的“摇钱菇”。
据了解,东源乡鸳鸯头村和完店村平均海拔900米,昼夜温差大,气温较低,对早季蘑菇栽培具有天然优势。近年来,东源乡依托“绿之源”和“旺之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开展“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模式,做大做强蘑菇产业。今年全乡160户群众还投入800多万元建立了早季蘑菇生产示范区,生产早季蘑菇200万平方尺。6月份下料建堆,至9月上旬第一潮菇即开采上市,预计每万平方尺产值5万多元,不到一个月时间即可为160户菇农平均增收近4万元。
同时,公司通过研发推广新技术,使早季蘑菇栽培实现了从传统的简易棚到高架棚、砖混结构棚的转变,不仅节约了用地,而且提高了蘑菇产量。还邀请农业专家到菇棚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及时帮助菇农解决技术难题,参加培训的农民达1500人次。目前,全乡已从单一品种发展到金针菇、夏香菇、平菇等多个品种,年产值达30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