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第一个种木耳的人
9月23日,记者见到这个年仅25岁的小伙子,他正在厂房里忙活。工厂雇了40多个本村人工作,他说,自己赚到钱又能带动乡亲致富是最快乐的事。
说起自己当年的创业历史,林岩有点不好意思,他初中没毕业就辍学,17岁开始收林蛙,一直到现在,他还经营着林蛙养殖收购这项产业,每年都要投入100多万,他也成了远近闻名的林蛙专业户。也是在收购林蛙过程中,他发现木耳这个产业大有可为,当时正赶上汪清号召农民养殖木耳,但鸡冠乡大北村多年来都靠种地为生,虽然种地收入不高,但是还没有人敢养殖木耳。林岩敢想敢干,成为大北村第一个养殖木耳的人。
2004年,林岩购进1万个木耳袋养殖黑木耳,很成功。
培育木耳袋 赊给乡亲们
林岩开始逐渐扩大规模养殖黑木耳,后来每年购进10万袋木耳袋,收入10多万元。大北村的村民们看到他赚钱,也纷纷开始效仿,原来150多户村民中已有80多户养殖黑木耳。
在赚钱同时,林岩发现,每年村里购进的木耳袋有上百万袋,如果经营这个项目,潜力无限。从2009年开始,他自己制作木耳袋,并获得成功,木耳袋培育出来后,但不少乡亲表示,得先赊木耳袋,等木耳卖出去再给钱,他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56岁村民马凤和就是其中的受益者,“我前年赊了4万多袋,卖出去之后才给他本钱,我赚了4万多!今年我又赊了2.8万袋,现在已摘了1500多斤木耳,收购起价每斤40多元钱。”
30岁的村民张太和一直在外面打工,去年他没出去,从林岩那里赊了1万袋木耳袋,净赚了2万多元。于是今年春天,他又赊来2万袋木耳。
因为干得出色,受到村民爱戴,林岩被评为2010年汪清县十大创业青年。今年年初,还被汪清县鸡冠乡政府任命为大北村党支部副书记。今年,他成功制作了80多万袋木耳袋,其中的60多万袋赊给了村民。
希望政府扶持 让更多人致富
现在,林岩最大的希望是能够获得政府扶持,扩大规模,让更多村民受益。
“明年的春耳已经订出去50多万袋,都要多订,我不敢给那么多啊,我得匀着来,不能说他家好几万袋,别人家一万袋,另外现在原材料投入太大,资金不足。”林岩说,这些年他扩大规模,基本上赚的钱都投入进去了,想再扩大规模,资金已不足了。
“我的目标是每年生产三四百万袋木耳袋,那样不仅是大北村,整个鸡冠乡的村民都能从我这买木耳。大家都受益,都富裕,那是我最大的梦想。”林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