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眉山讯(余建华)近日,笔者走进东坡区思蒙镇新堰村大棚蘑菇田间看到:来自谌银、沈店等邻近村的村民们,正在十分忙碌地在大棚旁进行翻、推稻草。谌银村9组组长史长明告诉说:“现在虽然是农闲时间,但是我们组的婆婆大娘们一、二十人,天天都在田里忙碌,每天都要挣四、五十元钱”。
谌银村村主任张学华介绍,种植稻田蘑菇不仅实现了秸秆还田,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而且还解决了村民们就近务工,不出门每天就可挣45-50元,最高时每天可挣70元,连六、七十岁的人都可干。翻料间歇,从田间走来的9组村民蒋桂香对笔者说,自己都快满70岁了,到外面打工根本没有要,而在家门口每天就挣到50元钱,还锻炼了身体。
据了解,种植稻田蘑菇是利用水稻收获后的秸秆,作为生产蘑菇的培养料,有效实现稻草还田。村民们收了水稻的稻草,按每亩几十元直接卖给种菇的业主,使稻草派到了用场。近几年来,该镇以蔬菜专合社为龙头,引导村民从分散种植向适度规模种植发展蘑菇生产,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据镇农业服务中心初步统计,今年以业主承包形式,全镇共种植稻田蘑菇近2000亩,蘑菇种植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