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半夜采菇:凌晨菇棚话丰年


    【发布日期】:2011-10-17  【来源】:台州日报  【作者】:徐 平

    10月15日凌晨2时,海拔600多米的天台县万年山上,记者同头戴矿灯的太湖村村民陈长根和妻子卢菊燕一起,走进了菇棚。

    打开菇棚的刹那,一股稻草味扑鼻而来。以毛竹作支架、稻草作墙体的菇棚里一片漆黑,两盏矿灯将眼前照得通亮。

    灯光所照之处,只见一个个蘑菇从薄薄的泥土中露出了“小脑袋”,白白胖胖,新鲜诱人。凌晨正是高山蘑菇采摘之际。

    卢菊燕右手提着一个塑料篮子,左手落下,便有一个蘑菇撮在手中。娴熟的动作,一看便知是采菇高手。20来分钟时间,篮子便装满了。

    这个菇棚约有1000平方米,里面是层层叠叠的竹架子。每一方块摆放10张竹架子,架子分成7层,每层高50厘米。陈长根一边向记者介绍,一边提着篮子,沿着架子边缘往上攀爬,三两下就到了2米多高的位置上。他两脚分成“八”字形,踏在左右两边的菇架上,挑选着成熟的蘑菇,忙得不亦乐乎。

    菇棚外风声呼呼,寒意逼人;菇棚内温暖如春,长势喜人。夫妻俩基本上没有什么话,自顾自摘着蘑菇。凌晨正是人们困意最浓之时,陈长根说:“我们平时都是这个时候起来采摘,开始的时候很难熬,慢慢也就适应了。”

    辛苦自不待言,但当记者跟他们聊起今年的蘑菇行情时,陈长根一高兴,头上那盏矿灯射出的光线顿时晃动起来,采菇的速度也放慢了。他告诉记者:“去年最低的时候只有5元/公斤,最高也只卖到16元/公斤。今年行情好啊,最低的时候我卖了14元/公斤,最高的时候达到22元/公斤。”

    到凌晨3点多钟,两人已采摘了3篮蘑菇。卢菊燕说:“现在气温低了,蘑菇的产量也少了。以前最多的时候一天要采250公斤,自己忙不过来,还要请小工。现在一天也就采个30公斤左右。”

    摘了那么多的蘑菇,该怎么销售呢?没待记者开口,陈长根就解释了。原来,目前全县种植高山蘑菇的农户不多,产量较往年大幅减少,而这里的6个蘑菇棚算是相对集中的,高山蘑菇也就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每天早上七八点钟,都有一批外地客商主动找上门来收购,不存在卖难现象。

    走出菇棚时,空气冰凉,却无比清新。一阵寒风袭来,记者把外套的拉链拉到了颈部。夜仍漆黑,回去正好补觉。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