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菌根性野生食用菌人工保育促繁增产试验获新突破


    【发布日期】:2005-09-15  【来源】:中国食用菌
    【核心提示】:在中国科学院扶贫资金的资助下,通过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组织及云南思茅市及澜沧县科技局的大力支持协助,由昆明植物所刘培贵研究

    在中国科学院扶贫资金的资助下,通过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组织及云南思茅市及澜沧县科技局的大力支持协助,由昆明植物所刘培贵研究员主持具体负责实施的“菌根性野生食用菌乳菇(奶浆菌)人工保育促繁增产技术示范基地”科技扶贫项目,自2001年启动迄今,经过四年多的艰苦探索和潜心研究,通过采用菌根合成和特制菌种及菌剂等外生菌根技术以及人工保育促繁等新技术,日前在思茅澜沧县谦迈乡36亩的种植基地取得了新的突破,呈现出令人可喜的效果。
         据参加现场考察和评估的领导和专家调查,目前种植基地内植被郁郁葱葱、树木生长茂盛,出菇情况良好,基地种植槽内及其周遍多汁乳菇(奶浆菌)Lactarius volemus子实体(菌体)成丛连片出现,一丛最少的16个子实体,最多可达28个,粗略估产每亩年产在180公斤以上,比项目实施前增加了6-10倍。初步显现出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据专家评估,虽然项目示范基地面积小,但对林业非木材林产品产业的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其它菌根性野生食用菌实现人工保育促繁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是一项菌根性野生食用菌人工培育的新突破
         (昆明植物研究所)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