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郑立波 通讯员 杜燕侠 报道
本报淄博讯 一个个菌袋通过恒温集装箱漂洋过海,在韩国的3
个基地里落地扎根。淄川区七河村农民把花菇的“成品车间”搬到了
韩国本土,用小小的花菇叩开了韩国消费市场的大门。今年,他们生
产的鲜花菇开始直供韩国各地大型超市,每公斤卖出了140元人民币
的高价。
2001年,在市、区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七河公司与韩国ZETA机械
株式会社开始了合作,在韩国注册了淄博金浦新珥食品有限公司。受
村里委派,杜际成等技术水平较高的农民赴韩国传授花菇栽培种植的
标准技术。在金浦市工作期间,他们发现当地栽培花菇所用原料80%
都是原木,不仅浪费资源,花菇的生长周期也变长了。今年初,杜际
成他们积极向当地建议采用锯末袋料,引起了当地有关部门的重视。
5月份,金浦市在杜际成他们工作的地方召开现场会,推广七河村的
标准技术,先后有20余家当地企业采用了七河村的技术标准,还有不
少企业表示要到七河村实地学习考察,与七河公司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目前,在韩国工作的60多名七河农民月收入高达5000元人民币,
技术服务范围也从金浦市扩大到了青松郡等几个地方。
村书记苏耜同高兴地对记者说,今年,七河村里将向韩国出口菌
袋50万个,实现创汇50万美元,年纯收入150余万元。还将有30余名
农民去韩国传授花菇生产标准技术。
转自: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