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马俊生由种植无公害蔬菜改种食用菌,短短5年过去,他就将原来的3栋大棚发展成现在的占地120亩、40栋大棚的食用菌养殖基地,在去年岫岩的蘑菇节上,他获得了“蘑菇状元”的称号。现在,他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岫岩乡镇各个食用菌大棚里,为农户指导种植技术。
近日获悉,不久前鞍山市团市委农青部邀请岫岩“蘑菇状元”马俊生来到岫岩三家子镇,为这里40多位农户讲解食用菌市场行情和种植技术,可在现场却出人意料地发生了激烈的辩论,是固守一直种植的香菇,还是应该换成更有市场潜力的滑子蘑,成为争论的焦点。
在来三家子镇之前,马俊生对三家子镇的食用菌产业进行了调查。他发现,这里的食用菌农户大多种植的是香菇,只有很少一部分人种植滑子蘑。这些年,他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不断到全国各食用菌种植地进行考察,对食用菌市场行情可谓了如指掌。马俊生说:“岫岩产量最大、市场上主打的就是香菇、滑子蘑和平菇。从市场调查结果看,香菇的供应量已经接近饱和,而滑子蘑却因为可以远销全国甚至出口市场需求很大。”
在培训课上,马俊生向农户们说出了自己的建议,没想到农户们却不买账。有人说,“去年香菇卖得就挺好,改种滑子蘑我们都不熟悉,万一种不好我们不就赔了吗?”还有人说,“如果就几家种根本不能形成规模,销路肯定成问题,这太冒险了!”讲台下,农户们纷纷说出自己的担忧。
“前几年香菇收购价格是不错,可是现在市场上香菇几乎饱和,今年香菇已经有明显下滑的趋势,大家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从长远来看,选择滑子蘑更有前景。大家不用马上全部改种滑子蘑,可以尝试种一些,体验一下市场反应,好的话再改也行。”马俊生耐心地为农户们分析。
“空口讲是没有用的,我下到地头去给他们讲。”说着,马俊生跟着几个农户去了他们的蘑菇种植地。
69岁的黄显勋老人是三家子镇种植食用菌的大户,家里有5栋大棚。这个季节正是香菇第5茬出菇的时候,黄显勋和家人就住在棚子里,每天都守着这些香菇等待剪收。在大棚的最后,马俊生看到了老人用棒种植的滑子蘑,但还没到出菇的时候。马俊生告诉老人种滑子蘑的窍门,“这样种植不能出一等品的菇,应该把棒放倒,把露在棒上面一层的外皮切掉,这样就只有上面长菇,一般能长三朵,大小正好是一等品的品质。”
像黄显勋这样尝试着种植滑子蘑的农户在三家子镇还很少。“其实,除了市场近趋饱和,香菇的储存时间也很短,如果不及时卖出就烂在手里,而滑子蘑的储存时间比香菇长,还有市场前景,可大伙儿为什么就不愿意尝试一下呢?”说起这次滑子蘑种植技术的推广,马俊生显得有几分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