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种植采用的原料大都是稻草、锯木屑、玉米芯、棉籽壳等当地的一些农业废弃物,采摘后的废弃菌筒又可制成有机肥料来种田、种果、种菜,其生产周期大多在农民冬闲期间,它是一项典型的循环利用、节能生态、互补增效的生态农业。
近日,笔者来到湖南永州市杨村甸乡岭口村新型姬菇种植示范场,看到大棚内一垛垛的菌筒整齐排列码放,菌筒两端幼嫩的蘑菇生长喜人,菇场工人正在有序忙碌着,有的摘菇,有的拌料,有的接菌种……一名叫苏小娟的农民告诉我们,她经过短期的农业技术培训后到场里打工,月收入约1200-1500元,像这样在家门口打工可以照顾家里,不担误农事,比外出好多了。
为了更好地在永州冷水滩区推广食用菌种植技术,引导产业规模化发展,冷水滩区农业局和科技局联合在杨村甸乡和牛角坝镇开展了2期特色职业农民培训班,培训学员120余名,培训期间,聘请了江华县专业技术老师和本地有10多年磨菇种植经验的大户,围绕食用菌种植这一主题,采取理论培训与实践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向农民传授技术,学员学成之后立马可以“受聘上岗”,不仅为当地食用菌种植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同时也让农民在家门口轻轻松松把钱赚了,实现产业发展和农民就业的“双赢”。(胡燕飞 龚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