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开展“三帮扶”活动以来,通化县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力入手,加大服务民生工作力度,帮助困难党员和困难群众解决了许多生产生活问题。近日,记者在通化市走访中发现,从城里到乡村,从社区到田间,群众议论最多的就是“三帮扶”带来的温暖。
“政府扶持给我建四个大棚,用来种植香菇,7个月来共挣了4万多呢。”通化县大泉源乡新设村村民李艳感激地说:“是"三帮扶"活动让我们一家尝到了甜头……”
棚膜经济帮群众致富
49岁的李艳,身患肢体残疾,家里有三口人,全家仅靠丈夫打工有一点微薄收入,生活十分贫困。今年,在“三帮扶”政策下,村里免费提供她两栋暖棚两栋冷棚,用于种植香菇。
走进通化县大泉源乡新设村,一排排标准化温室大棚整齐地扎立在田间。村民李艳带记者来到她家的大棚中,层层叠放的菌棒映入眼帘,“我从四月开始用上了这个食用菌暖棚,俩月出一茬平菇,我都卖了三茬了,凭这一茬收入一万元不成问题!”李艳高兴地表示。
“以前种苞米,一亩地能收入500元,改大棚种植后,每亩地收入提高10倍。欠的饥荒都还上了,还攒下钱了,来年我就扩大规模,再多种些香菇,挣上钱了我也要帮助更多的困难户。”李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