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111/14/08-47-30-18-8548.jpg)
绥阳黑木耳大市场
牡丹江中部是河谷盆地,整个地区凸现山势,连绵起伏,亦纵横河流,当地人称其为“九山半水半分田”,可利用耕地面积狭小,种植业发展受限。但是,当地政府及农户并未被地理条件所束缚,而是充分利用水分充足、昼夜温差大的资源优势,以食用菌产业为突破口,打造全国最大的优质黑木耳生产地,仅东宁县木耳年产量就可抵吉林全省产量,与此同时,海林市依托木耳种植形成产供销一体化产业格局,叫响北方食用菌强市。
日前,记者走进东宁、海林等地,通过对菌种培育、示范基地、产销市场、龙头企业等地走访,全方位了解牡丹江黑木耳是如何一步步走出黑龙江、走向全国的。
黑木耳种植住“高层”
来到东宁县东宁镇北河沿村国家级黑木耳标准化示范园,最先吸引记者的就是一列列挂在塑料大棚内的木耳袋。记者所知木耳种植一般为地栽,此时木耳种植却住上了“高层”。
东宁县黑木耳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卜学志向记者介绍道:“这是我们刚刚试验的秋耳挂袋技术,还没有全面推广呢!”卜学志介绍,秋耳挂袋可利用大棚的增温作用,令木耳上市时间提前,销售价格提高,挂袋技术使木耳栽培与地面隔离,减少灰尘对木耳种植影响,可有效利用土地面积,每袋木耳可多收入2元左右。
“现在这些技术都是农户得出的经验,我们示范园要对特殊菌种进行3年时间的驯化,提纯,把优点发挥到最大,并积累菌种的生物学特性、最佳栽培条件,得出普遍适应性后对农户进行广泛推广、培训,以取得规模效益!”卜学志介绍道。
在国家级黑木耳标准化示范园的带领下,东宁县已推广木耳栽培技术20多项,其中春秋连作、元宝耳等多项新技术,均走在全国最前沿。有了科技支撑,木耳价格由5年前的15元/斤提高到35元/斤,效益翻了一番多。目前,已成功生产出外形酷似“金元宝”的“单片木耳”,价格卖到600元一斤还供不应求。
种植户:年收入20万不成问题
李仁军和胡学梅夫妻,2007年从事黑木耳种植,今年种植春耳6万袋,秋耳2万袋,保守估计收入可达20万元,而这在东宁镇北河沿村还只是中等户。胡学梅说,经过几年的种植,北河沿村木耳种植户已经摸索出市场行情,通常会对多家收菜商家进行比较,得出当年市场价格平均值后,再进行交易,已明显处于卖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