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县地处市区周边山区,近年来,该县经过认真调研和市场考察,把发展黑木耳为主的食用菌生产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道理扶持发展,积极打造辽宁地区最大的黑木耳生产加工基地。
一提起黑木耳,抚顺县清林食用菌合作社理事长侯清林就有说不完的故事。几年前,侯清林带领抚顺县郑家村的一些村民开始种植黑木耳。在经过了创业初期的坚信与磨难后,如今拥有60户种植户的“清林食用菌合作社”已经成为辽宁省较大的黑木耳供应基地。
侯清林向我们介绍说,他们种植的黑木耳是在仿野生生产环境的基础上,采用优质黑木耳品种,采用小孔出耳方式发展起来的,产品不仅具有“单片、小耳、无根”的特点,而且口感好,营养价值高。如今这种木耳已经通过了国家地理标示认证,成为了辽宁省的地标产品,黑木耳变成了“金木耳”。
侯清林告诉记者:“现在合作社现在已经有社员60多户,我们村里已经有37户加入了合作社的行列。现在黑木耳在市场上的销量很好,价钱也很高,我们合作社的社员一般最少每年也能赚个几万块钱。”
为把食用菌真正做成农民致富产业,抚顺县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典型带动、科技推广等手段,努力做大这项富民产业。目前以马圈子乡、后安镇和汤图乡为主,辐射其他乡镇。抚顺县重点打造了以黑木耳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基地22处,建设日产5000袋菌包厂13家,组建了食用菌在、生产专业合作社19家,免费为农民传授技术、免费发放种植技术资料。
在抚顺县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今年该县黑木耳、香菇等食用菌生产面积达到了5000多亩,生产总量达到6000万段,预计产量4万吨,产值2亿元。
抚顺县政府副县长柴凯表示:“在我们县委县政府的搭理支持下,我们的食用菌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接下来,我们还会继续的加大力度,让抚顺县的食用菌产业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的龙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