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笔者赶到前山哈萨克民族乡石磨沟村野生菌栽培基地,只见暖棚里挂着一串串早已晾干的大肥菇,几位村民坐在隔壁的房子里有的聊天,有的在打扑克,显得无可奈何。村委会主任尔肯·米斯汗说,往年刚出菇就有人来买,去年这个时候,村民晾晒的干菇已基本销售完了,而今年晾干的菇到现在还有两吨没有售出,而且价格不如往年好。眼看寒冬已至,村民心急如焚。他说,两吨虽不是大数字,但却关乎着几十户村民的生产、生活。如果今年出不了手,明年春天菇就会被虫吃空,只剩两层皮了,到那时只能当垃圾扔了。
野生大肥菇又称双环蘑菇,采集于天山北坡海拔2200多米的山前草原地带。前山、盐池这样高海拔冷凉地区独特的自然条件下培育出的大肥菇独具特色:个大、味美。
前山哈萨克民族乡红石头蘑菇合作社理事长朱玉分析说,滞销的原因很多,一是刚产菇时大部分村民惜售,认为晾干增值空间会更大些;二是内地蘑菇大量上市,且价格便宜;三是对大肥菇的宣传力度不够。紧邻前山的盐池乡今年栽培大肥菇虽只有4万多平方米,但与前山不同的是,盐池乡农民鲜菇基本出手,晾晒部分极少,所以现在不愁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