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随上垟镇干部来到市富源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食用菌基地,记者看到,在遮阳棚下,连片的毛木耳长势良好,而这些毛木耳是用废弃黑木耳菌棒种出来的。
上垟镇富源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5年,该合作社负责人柳丽平已从事食用菌生产20多年,一直致力于充分利用废弃菌棒的研究。今年,在当地政府和浙江大学科研人员的帮助指导下,合作社终于探索出了有效解决废弃菌棒的方法:合作社从农民手中低价收购大量黑木耳废弃菌棒,通过加工再规模种植毛木耳,毛木耳采摘后的废弃菌棒与毛竹下脚料混合种植竹荪,竹荪废弃料制作有机肥,用来种植土豆等农作物。
合作社充分利用废弃菌棒,通过规模的种植和实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据了解,以前合作社生产毛木耳每袋所需成本为1.6元,利用废菌棒后,毛木耳每袋所需成本0.4元,每亩1万袋毛木耳节约1.2万元。以前生产竹荪每亩需4000元的毛竹下脚料,利用废菌棒后,竹荪每亩只需成本2500元,节省了 1500多元。
废菌棒的多次循环利用,不仅大大地减少了生产成本,而且使土地得到循环利用,同时避免了废菌棒污染环境。柳丽平说:“用废弃菌棒制作毛木耳、竹荪的技术并不难,跟平常制作毛木耳、竹荪的工艺差不多,按平常的操作程序制作就行。”
据了解,现在市富源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已建成1个20亩的生态循环利用示范基地,今年用废弃菌棒制作的15万袋毛木耳已采摘16吨,利润达40多万元。
上垟镇富源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5年,该合作社负责人柳丽平已从事食用菌生产20多年,一直致力于充分利用废弃菌棒的研究。今年,在当地政府和浙江大学科研人员的帮助指导下,合作社终于探索出了有效解决废弃菌棒的方法:合作社从农民手中低价收购大量黑木耳废弃菌棒,通过加工再规模种植毛木耳,毛木耳采摘后的废弃菌棒与毛竹下脚料混合种植竹荪,竹荪废弃料制作有机肥,用来种植土豆等农作物。
合作社充分利用废弃菌棒,通过规模的种植和实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据了解,以前合作社生产毛木耳每袋所需成本为1.6元,利用废菌棒后,毛木耳每袋所需成本0.4元,每亩1万袋毛木耳节约1.2万元。以前生产竹荪每亩需4000元的毛竹下脚料,利用废菌棒后,竹荪每亩只需成本2500元,节省了 1500多元。
废菌棒的多次循环利用,不仅大大地减少了生产成本,而且使土地得到循环利用,同时避免了废菌棒污染环境。柳丽平说:“用废弃菌棒制作毛木耳、竹荪的技术并不难,跟平常制作毛木耳、竹荪的工艺差不多,按平常的操作程序制作就行。”
据了解,现在市富源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已建成1个20亩的生态循环利用示范基地,今年用废弃菌棒制作的15万袋毛木耳已采摘16吨,利润达4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