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112/19/10-02-58-36-8548.jpg)
2011年11月20日,在第五届中国蘑菇节召开期间,我国著名食用菌专家、原三明真菌研究所所长黄年来研究员接受了易菇网的专访。
黄老在接受易菇网采访时首先总结了他的从业感受:他从事大型真菌资源研究、食用菌栽培试验将近五十年,立足三明真菌研究所,曾选育出20多种优良食用菌,推广到全国各地,为食用菌生产栽培做出应有的贡献。在从事食用菌研究中,黄老认为我们不但要有菌种还要把相关技术推广出去,没有广范的群众基础是无法推广的,像从台湾引进的杏鲍菇,古田从三明真菌研究所引进后,从瓶栽推广到袋栽,现在全国很多地方也在广泛栽种。我们不但要注重品种开发,从菌种的提供到生物学特性研究都要做好,就像台湾对银耳的研究,其实大陆也在研究,只是台湾在某些领域更先进,我们可以学习参考。两岸要继续加强合作,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把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
在谈到对晚一辈食用菌从业者的希望时黄老表示,年轻人要重视大型真菌的分类工作,目前虽然已开发出来有60多种,但有些还不能推广栽培,希望开发出更多适合人体需要的食用菌品种。
黄老在接受易菇网采访时首先总结了他的从业感受:他从事大型真菌资源研究、食用菌栽培试验将近五十年,立足三明真菌研究所,曾选育出20多种优良食用菌,推广到全国各地,为食用菌生产栽培做出应有的贡献。在从事食用菌研究中,黄老认为我们不但要有菌种还要把相关技术推广出去,没有广范的群众基础是无法推广的,像从台湾引进的杏鲍菇,古田从三明真菌研究所引进后,从瓶栽推广到袋栽,现在全国很多地方也在广泛栽种。我们不但要注重品种开发,从菌种的提供到生物学特性研究都要做好,就像台湾对银耳的研究,其实大陆也在研究,只是台湾在某些领域更先进,我们可以学习参考。两岸要继续加强合作,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把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
在谈到对晚一辈食用菌从业者的希望时黄老表示,年轻人要重视大型真菌的分类工作,目前虽然已开发出来有60多种,但有些还不能推广栽培,希望开发出更多适合人体需要的食用菌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