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野菇吃过两天 1死2病危


    【发布日期】:2004-09-09  【来源】:中国食用菌
    【核心提示】:本报讯位于闽北山区的建瓯南雅镇一农户三人误食野菇,至昨日,一人死亡,两人病危,目前,南平、建瓯两级市立医院正组织专家进行

    本报讯位于闽北山区的建瓯南雅镇一农户三人误食野菇,至昨日,一人死亡,两人病危,目前,南平、建瓯两级市立医院正组织专家进行全力抢救,当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人员再次重申谨食野菇。
        
           记者发现目前一些乡镇集市还在售卖鲜嫩野菇,有炭菇、红菇、梨菇等,大部分卖者称,他们知道本地有村民采食野菇致死一事,但他们说,哪种野菇不能吃,他们心中也没个数。据了解,针对近期采食
         野菇高峰期,卫生部曾专门发文重申注意事项。那村民们又为什么对野菇趋之若鹜呢?食用后,政府部门又有何防范机制呢?医疗部门又有何救治手段呢?对这一连串问题,记者进行了一翻调查走访。
        
           【野菇之祸】
        
           一天收到两张病危通知书
        
           9月6日,对建瓯南雅镇白沙村小兰一家来说是个灰色的日子。当日零时30分,建瓯市立医院向兰家发出第一张病危通知书,患者兰良芝,是小兰的父亲,今年57岁。17时47分,该院发出第二张病危通知书,患者系小兰的母亲刘灼金,今年54岁。紧接着,小兰的哥哥兰汶鑫入院接受治疗,次日转入重症病房。昨日凌晨2时许,兰良芝抢救无效,因中毒性心肌损害身亡……
        
           记者经调查,兰家误食野菇中毒事件浮出水面,死者长兄兰良平给记者讲述了整个事件的全过程。
        
           4日吃过午饭后,55岁的兰良芝上山采蘑菇,晚上回家时,摘了1公斤的野蘑菇,种类也多。54岁的老伴刘灼金将这些蘑菇做成了可口的蘑菇汤。
        
           吃下蘑菇五六分钟后,28岁的儿子兰汶鑫感觉反胃,只是一个劲地想吐。
        
           “可能是中暑了,要不要拿药吃啊?”刘灼金关心地问儿子,但接着刘灼金、兰良芝也吐了,这似乎印证了兰汶鑫的猜想:蘑菇有毒。
        
           兰良芝给大哥打了电话,询问有什么解毒的妙方。兰良平说,古老的办法是用鸡毛泡水喝,反胃后吐出来。但又表示,这种古法并没有试过,最好打电话叫乡村医生。
        
           兰良芝按照大哥的办法行事,果然吐了一大堆,乡村医生接到电话后也赶了过来,给一家三口都采取了措施,一直忙乎到深夜12点。
        
           5日上午,兰良芝上地里干活,儿子帮人粉刷,刘灼金洗衣服做饭。下午2时左右,刘灼金出现了些不祥的症状:感觉很是反胃。兰良芝闻讯后立即送老伴到建瓯市立医院,其后,兰良芝又回到家里干活。下午4时左右,坐摩托车赶到医院的兰良芝感觉十分疲劳,后来被扶进医院挂瓶。但此时的兰良芝依然清醒,照样和来看他的人侃大山,一个人拿着吊瓶上厕所。
        
           6日,感觉不舒服的兰汶鑫也来到县城一个门诊挂了一瓶液,之后,用他自己的话说感觉很轻松、爽快,但后来他还是住进了建瓯市立医院。下午2点多,几个小时前还在床前走来走去的兰良芝几次感觉呼吸很急促,3点多,出现了身体抽筋的症状,最后出现了上面的一幕。
        
           【野菇之诱】
        
           事发地野菇生意依样红火
        
           昨日下午3时许,记者驱车来到城区20公里外的事发地南雅镇区,只见镇区街边零星摊点摆卖着各类野菇,最常见的是黄色菇、白色菇、炭黑色菇,还有白边菇,这些菇都是分类按斤装在红色塑料袋内(如图)。一位60多岁的卖菇老大娘告诉记者,“下午了,不然1斤可卖五六十元呢!”据老大娘介绍,她当天早上就卖了两三斤,这在乡下可是笔大收入。
        
           一名卖梨菇的中年男子告诉记者,“吃野蘑菇是有讲究的,只要煮的时候,在锅里放些大米,大米煮熟了,菇就熟了,若大米黑了,就说明这野蘑菇有毒,下次就不要采了。”
        
           【野菇之惑】
        
           野菇高峰期,政府一再强调谨食
        
           采访中,事发点南雅镇镇长黄瑞华说,“野菇采食高峰期,镇里都会派驻村挂点干部进行宣传谨食野蘑菇,大会小会也一再重申,可有的人还是经不住野蘑菇的诱惑。前几天,就连我的爱人也悄悄跑到集市去买野蘑菇回来煮,其实,她也怕蘑菇有毒,可是菇长得好,她也想吃。”
        
           有丰富种菇技术的南雅镇食用菌站站长刘振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闽北山区近期一晴一雨,野蘑菇长得特好,南雅这地方有红菇、梨菇、白边菇、大脚菇等数十种野菇,但出事的往往是误食满山红,这是一种类似红菇的菌菇,这菇较红菇苦。
        
           当记者问及有否可鉴别野蘑菇的技术时,刘站长说,“据我所知,市面上好像还没有,只有用大米同锅煮的传统判别法,但也不是绝对的,因此,我还是建议,野蘑菇还是要小心食用。”
        
           【野菇之析】
        
           卫生部曾发公告警惕毒蘑菇中毒
        
           针对这次食用野菇中毒事件,建瓯市分管副市长张信任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医院全力抢救患者,其次,通过县有线台等宣传方式,再次向广大市民重申谨食野菇,同时,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卫生预警机制,早发现早汇报早治疗。
        
           建瓯市卫生局在处理此事的文件中说:对延缓治疗、抢救不利、不及时转诊的要严肃追究有关责任领导和责任人的经济、法律责任。
        
           来现场检测的南平市卫生监督所所长揭金水及该所食品卫生科周波科长等人也说,毒蘑菇又叫毒菌,在中国,毒蘑菇约有180多种,其中可致人死亡的至少有30多种。
        
           针对野蘑菇食用中毒症状,参与抢救的南平市第一医院大内科主任吴登蛟主任医师说,毒蘑菇毒性非常强,中毒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一般分为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脏器损害型、日光性皮炎型五种类型,其中脏器损害型最为严重,死亡率极高,这次患者兰良芝就是因此而死。野生蘑菇是否有毒,公众难以识别,常因家庭误食而中毒,中毒多发生在野生毒蘑菇生长的阴雨季节,以散发为主,且食用干毒蘑菇也可引起中毒。吴医师提醒广大市民谨食野蘑菇,目前,解毒特效药不多,有中毒症状的应早发现早治疗。
        
        
        
         转自:海峡都市报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