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讯(河北平泉 白中龙)在河北省平泉县卧龙镇,昔日菌袋遍地,废料四处堆放的景象看不到了,如今,县里推行的循环发展新模式,大大改善了广大农村地区的环境和村容村貌。近年来,面对迅速发展的食用菌产业,为了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平泉县委、县政府把在食用菌产业中引入循环经济要概念,即通过食用菌的带动,实现加工业、菌业、种植业、养殖业之间的循环,把农业作物的秸秆、畜禽的粪便转化成高档绿色食品――食用菌,再将食用菌生产的废料通过菌糠发酵技术还田给作物,把可利用的塑料等利用再生技术制作成包装食用菌产品的容器。这些循环方式,不仅解决了食用菌生产本身的废料利用,而且解决了种植业、养殖业中的废弃物。在平泉县黄土梁子镇,沧州第二化工厂专门在这里开设了一个菌袋加工造粒车间,把平泉菇农生产使用过的废弃菌袋,加工成塑料颗粒,再运回沧州加工成盛装食用菌所用的塑料容器。
这种循环利用,不仅解决了废弃塑料袋四处乱飞的问题,而且大大降低了菇农的生产成本,过去一个菌袋0.13元,一次性使用后就作废物丢弃,如今,每个菌袋回收价格达0.04元,仅菌袋成本一项就可节约成本30%,全县每年可节约生产成本80余万元。
在平泉县杨树岭镇沿南沟,村支书李占文告诉我们,过去他们村种玉米、养猪、培养食用菌三项相加的户均总收入约10000元左右,如今采用县里推广的循环模式,大大降低了每一个产业的生产成本,每年可以节支增收2000多元。由于食用菌生产中分解木质纤维,这种微生物的分解加工,大大拉长了产业发展的链条,实现了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在平泉县食用菌生产的废料不仅可以被生产为饲料和肥料,而且可以通过活性碳加工技术,生产成粉末活性碳,作为工业品销往全国各地。平泉县食用菌办公室主任梁希晨告诉记者,以食用菌为核心的循环经济模式,在平泉可以生产“五料”即饲料、肥料、炭料、燃料、草腐菌原料,通过“这五料”大大提高产业对资源的利用率,从而降低了本成,提高了经济效益。
在平泉县杨树岭镇沿南沟,村支书李占文告诉我们,过去他们村种玉米、养猪、培养食用菌三项相加的户均总收入约10000元左右,如今采用县里推广的循环模式,大大降低了每一个产业的生产成本,每年可以节支增收2000多元。由于食用菌生产中分解木质纤维,这种微生物的分解加工,大大拉长了产业发展的链条,实现了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在平泉县食用菌生产的废料不仅可以被生产为饲料和肥料,而且可以通过活性碳加工技术,生产成粉末活性碳,作为工业品销往全国各地。平泉县食用菌办公室主任梁希晨告诉记者,以食用菌为核心的循环经济模式,在平泉可以生产“五料”即饲料、肥料、炭料、燃料、草腐菌原料,通过“这五料”大大提高产业对资源的利用率,从而降低了本成,提高了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