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肥的地下有一座“地下城堡”,它就是纵横交错的防空洞。在不少市民的心中,防空洞是用来躲避战火的地下空间,而现在它成了夏日的纳凉点、停车场等场所,但更让你想不到的是,防空洞还能成为“地下农场”,成为种植蘑菇的基地。
“地下迷宫”成农场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合工大附近的一处防空洞,带您探秘“地下农场”。记者沿着一个洞口下到防空洞内,只见悠长的防空洞内,每隔几米就有一盏灯,把防空洞照出淡黄色的光晕。
沿着防空洞行走一段后,展现在面前的是两个洞口。沿其中一条路走了一会儿,记者感到洞内的温度高了起来,像开了空调一样。防空洞就像一个迷宫,有很多支洞,七拐八绕,且内壁的装饰几乎一模一样,分辨不出方向。就在这个迷宫一样的城堡内,竟然种植着各种鲜美的蘑菇。
大约行走了3分钟后,防空洞内豁然开朗,一排排的菌种放置在洞内,不少菌种都发菌丝了,有的已经长出了白白嫩嫩的蘑菇。而这些蘑菇就是一个年轻的创业者种植的,他的名字叫王昌材。
在王昌材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他的“地下蘑菇工厂”,在一个支洞内,几名工人正在制作种蘑菇的培养料,而另一个支洞内放置着即将长出的鸡腿菇、秀珍菇、小白灵、蟹味菇、姬菇等。
恒温20度种蘑菇最合适
“说实话,上大学我也没有来过防空洞,没想到自己现在与防空洞打起交道来了。”王昌材笑着说。说起和防空洞结缘,王昌材觉得有些偶然。
2002年,王昌材从安徽农业大学毕业后,到肥西县一家食用菌企业工作。几年后,他开始创业。刚开始,王昌材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在肥西紫蓬山附近种植食用菌。很快,他发现食用菌种植的一些优良品种需要的地理条件较高,且夏季和冬季反季节种植有待突破。
就在王昌材踌躇之时,恰巧,合肥工业大学地下防空洞对外招租。“虽然理论上说,防空洞内种植蘑菇效果好,但没有试验,心里还有点担忧。”
在第一次见到防空洞后,王昌材发现防空洞内维护得很好,心里顿时有底了。“有了防空洞,我365天都能种出蘑菇。”
此后,他利用防空洞的优势,反季节提供菌种。他还利用起创业时的以 “公司+农户+基地”的方式,在全省许多地方建立了蘑菇种植基地。
“你看防空洞内是恒温,特别利于蘑菇生长。”说着,他用手指向一个温度计,上面显示着:20摄氏度。
他种植的蘑菇在批发市场口碑很好,且种出来的蘑菇个大、味美,质量好,批发商都愿意买他的产品,收益颇丰。
地下采摘吸引市民参观
得知王昌材在地下种植了蘑菇,不少市民便在周末携家带口来探访他的地下工厂。“不少来过的人,采摘几次后觉得非常有趣,蘑菇的味道不仅美,而且在防空洞内穿来穿去也觉得很有意思。”王昌材告诉记者。
他算了算成本,在防空洞里种蘑菇明显是省下来了一些设备的投入,最简单来说空调保暖的费用,现在节省下来的费用,他想用来开发地下工厂。他说,如今,网上流行“偷菜”,现实中流行“开心农场”,如果能在幽深而富有探秘趣味的防空洞里,开办一个“地下农场”,搞一个采摘农业、观光农业,让市民们在周末到防空洞内采蘑菇,那恐怕对市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诱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