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潘集区高皇镇的万亩蔬菜基地,这里有天源和顺金针菇周年化生产线,这里有金源国家级标准化养殖场,这里有架河4万亩国家级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
如果说土地流转是为土地“疏经通络”,那么农业工业化则是为农业生产“强筋健骨”。
“千家万户的农业分散经营在千变万化的市场面前,反应总是慢半拍。”淮南市潘集区农委主任宗卫东说,出路只有一个——增粗拉长产业链,把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起来,实现农业工业化。
龙年的春节,张传峰的双孢菇销售格外喜人。走进高皇镇金针菇养殖基地,致富带头人张传峰的产业已是越来越大。在区农委的引导下,张传峰已不满足传统的金针菇生产,又推出了经济价值更高的双孢菇培育。
占地3000平方米的40个菇棚建设一新,一个菇棚一天产菇一万袋,设计日产4吨,夏天接种、秋天种植。日装10万袋的双孢菇,一斤批发价格为6.5元—8元,30-40天轮一茬,一年8-9茬,销售已覆盖淮南、合肥、蚌埠、阜阳等地。
高压灭菌锅、自动装袋机、现代化的技术实现了温度、湿度、加热、制冷全部自动化。流水作业周年生产线,实现了双孢菇生产从大棚走向工厂的工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