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用菌产业应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食用菌产业迅速发展,目前全国从业者达2000多万,大中型企业达2000多家。2002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已达876万吨,实现产值400多亿元,出口创汇5亿多美元。同时,由于食用菌独特风味,味道鲜美,已成为生活的时尚食品,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食用菌产业已发展成高效型的朝阳产业,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食用菌产业具有很多优势。
第一,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2002年产出平菇259万吨,香菇207万吨,双孢磨菇74万吨。金针菇38.9万吨,黑木耳42.4万吨,银耳11.4万吨,其他还有姬菇、草菇、滑菇、灵芝等,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全国食用菌总产量占世界产量65%。我国食用菌产值在种植业中仅次于粮、棉、油、菜、果,居第六位。
第二,我国是出口食用菌最多的国家。食用菌向来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农产品,历史上我国生产的香菇、黑木耳、银耳、草菇、竹荪以及天麻、灵芝、冬虫夏草等品种,在国外市场早已享有盛誉。据史料记载,早在1936年,武汉海关出口黑木耳16.746担(干品)。改革开放后,在生产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出口也大幅度增长。据国家海关提供的资料,2001年我国出口食用菌总量45.57吨,出口金额达5.6亿美元。
第三,我国是人工栽培食用菌品种最多的国家。我国地域辽阔,气候温和,全国食用菌品种繁多,目前人工栽培的品种已有50多个;再加上我国有近900种野生食用菌,食用菌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开发潜力很大。
第四,我国食用菌具有价格优势。食用菌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我国农村有充足的劳动力,且劳动力成本低;同时,我国栽培食用菌的原料十分丰富,特别是近10多年来开发出多种能够栽培食用菌的原料,大多是农、林业废弃物,如玉米芯、玉米秆、豆秸、草类等,因原材料及人工价格低,致使我国食用菌产品有很大的价格优势。
第五,尽管我国食用菌消费水平比较低,近10多年来虽然增长较快,但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和港台地区。不过,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必将是一个巨大的食用菌消费市场。
食用菌产业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如产品质量低,产品没达到标准化,经济效益不够理想;有的地方一哄而上,出现了产品供大于求的局面。一些生产者在农药使用上没有严格把关,原料、环境等管理不到位,不合理使用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农药残留十分严重,使我国食用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日渐疲软。
我们必须发挥优势,克服不足,使食用菌产业上一个新台阶。为此,今后食用菌的重点工作是中国食用菌产业的标准化建设,标准化生产起步要靠食用菌企业及规模生产基地的示范与带动。同时要积极发展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强产品的竞争力。还要加大科技投入,研发新品种、新技术,使我国食用菌品种、质量、效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摘自:《新农业》
转自:三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