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林金榜下岗后回乡种蘑菇远销日本


    【发布日期】:2012-02-20  【来源】:厦门网翔安频道   【作者】:袁晓敏
      厦门翔安内厝镇林金榜年轻时遇上公司改制无奈下岗,只好回山里跟随父亲种蘑菇。他经过多年的摸索,创新了蘑菇种植技术,使产量大大提高。如今他种植的蘑菇远销日本。

      下岗后回乡种蘑菇
      在翔安内厝镇妙高山上有一片60亩的大棚培植基地。在每个大棚内,整整齐齐排列着摆满白色蘑菇的架子。林金榜说,那些都是正在培植过程中的平菇杏鲍菇,再过一段时间就可以采摘上市了。
      然而,当初年轻的林金榜并没有打算种蘑菇。林金榜说,1998年他怀着一腔热血进了岛内一家建筑公司工作,可好景不长,没多久公司改制,他被迫下岗。无奈之下,就回乡帮父亲种植蘑菇。

      改进技术种杏鲍菇
      一次偶然的机会,朋友说起在日本吃到了杏鲍菇,味道爽滑鲜美,这引起了林金榜的兴趣。
      林金榜也想培育杏鲍菇,但杏鲍菇要在13℃—18℃的环境里生长,当时他没有技术和设备,想在厦门成功培育杏鲍菇几乎是一个梦。尽管如此,他还是委托朋友从日本将杏鲍菇的种子带了回来。
      种子带回来了,该怎么种植呢?自然状态下,杏鲍菇只能在冬天和春天种植。只有引进冻库才能解决种植环境问题,可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投入。于是,林金榜与蔬菜公司商谈租借来冻库,开始走上冷库种植杏鲍菇的道路。2007年,他首次采用墙式种植法,大大提高了杏鲍菇的产量。他还与农业企业合作,将产品打入超市,出口到日本。从此,他走上了发家致富之路。

      建设冻库扩大产能
      经过努力,林金榜原本只有3亩的种植基地逐渐发展到目前的60亩,基地还被确定为“团中央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他同时成立了厦门瑞祥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还成立了蘑菇农村专业合作社,将基地培育出的种子分发给农户们种植,收成时收回。
      “这样既能扩大产量,又能解决用工问题。”林金榜说,一开始他是被迫入行的,这么多年来,他越来越喜欢种蘑菇了。接下来,他还要建一个蘑菇种苗培育中心。
      “我现在培植的杏鲍菇产量不是很多,主要是因为冻库设备不足!”林金榜说,因为基地电力设备不完善,暂时无法配备相应的冻库设备,所以生产菇还是有季节性,无法全年生产。所以,今年的重中之重就是建设冻库。“现在一年产量仅200多吨,如果有了冻库设备,产量就可以达到1000吨以上!”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