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香菇的采收季节,去年12月前后,温岭城南农民陈合清、莫友富一直都在打包销售香菇,忙得不亦乐乎,“我每天都要雇七八个小工但还是忙不过来,估计能采收香菇1000多斤,能卖近万元。”陈合清说。
陈合清、莫友富两位年轻人是土生土长的城南镇农民,前几年外出做生意,积累了一些资本。在经商过程中,他们得知温岭市香菇种植业少有人问津,便萌发了利用照谷村山清水秀、无污染等难得的自然条件、试种香菇的念头。他们跑到丽水、庆元等地讨教技术,结果被人家以气候不同、技术不一样婉拒;不气馁的他们于是又跑到黄岩等地讨教如何种植香菇,这一次,他们总算掌握了香菇种植这门技术。他们以玉米秸秆、木屑、麸皮等作为主料,以米糠等为辅料,混合起来装入塑料袋内,进行集约化管理,规模化生产。
“去年8月份,我们投资了近40万元,搭建了12个大棚,开始了大面积的种植香菇,还种植了一个大棚的平菇。”两位年轻人笑得很开心,“这几个月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
据了解,这些香菇除少部分运到玉环出售以外,大部分都销往温岭各乡镇和市内各大菜市场,也有部分被客商直接采购,销路不错,基本都能卖到每斤七八元。“春节过后,香菇的收获旺季就到了,我们要一直要忙到六七月份才能清闲。”陈合清说,最近几个月气温反复,直接影响到了香菇的产量,等到天气真正转暖,一个大棚每天采摘300斤香菇都不在话下。
陈合清、莫友富两人试种香菇成功,为温岭市的食用菌种植业闯出了一条新路子。 食用菌的种植在温岭市有多年的历史。早些年,农户们以牛粪作肥料,曾大面积种植过蘑菇,近些年又发展起了平菇等食用菌种植。
温岭市农技推广站副站长颜伯霖介绍,2011年我们温岭食用菌产值6000万元左右,这里面主要以双孢蘑菇为主。以前市场上供应的香菇大部分都从丽水、福建等地运进来的。城南这个香菇种植场试种成功,为我们温岭香菇生产起到了比较好的示范作用。